1.昌山景区的昌山历史

2.金霞山景区的龙兴寺

3.噶丹东竹林寺——藏区十三大寺之一门票是多少

4.宝相寺景区旅游宝相寺观光塔

昌山景区的昌山历史

十八罗汉镀金价格-纯金十八罗汉手串

一是山势奇。晓霞山南北走向,面朝东,气势磅礴,绵延30余里。山势东向耸立,山脉东面坡陡,有的地方甚至成绝壁,险峻无比;西向平缓,山峦叠峰,山脉相连,主峰晓霞峰,高耸入云,两侧山脉逶 烘托,向东远望如雄鹰展翅欲飞,有腾倾家荡空万里之威势。向北远望,晓霞似一马当先,身后万可奔腾,有排山倒海之势。向西望主峰,三峰鼎峙入云,如笔架,故当地人又称之为笔架山。沿主峰向北,依次有风车坳、凳子岭、高崖岭、狗头寨、白竹坳、拗柴岭、寒婆坳、狮子口等。南向有胡家岭、莲花寨、紫荆山等,山脉折西有九峰寨、芙蓉寨等。山山寨寨,都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山脉相连,围成一个 字形向北开口的石潭坝小盆地。主峰之东有一半圆小山,形似葵扇,名曰扇子排,大小山头主次排列相依,宛如屏障。山北半山腰有一奇岸,耸立山腰,形如鸡公,称鸡公岩。晓日东升,石岩披霞,灿然如金,又称“金鸡报晓”,为晓霞山一景。相传,古代有一鸡公妖,每当农村收割季节,便晚上下山去吃稻谷,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农民求天神保佑,烧香拜佛,感动天庭。一日,忽然黑云蔽日,雷声滚滚,雷神打了鸡公妖,使它变成了岩石。乡人称此为鸡公岩,还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镇鸡庙,高丈余,占地10余平方米,现在毁了。二是沟深水奇。晓霞山凌空面东,显其险峻。而西、南侧山岭相连,沟壑纵横,深不可测,又有几分神秘色彩。从主山脉而北有板桥沟、沧水沟、沈家洞、杨家冲、赖家冲等;而南有周家洞等,高低落差数百米,从沟底爬上顶峰,最长达10多华里。

人行峡谷,如入洞中,两旁山耸入云,中间小道蜿蜒,沟底有清泉潺潺。两旁山上树木,结成连理,遮天蔽日,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有凉悠悠之感。有时看看到了绝处,忽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片小谷地,有农舍二、三栋,农田几丘,桃红柳绿,鸡鸭成群。更奇是晓霞之水。“晓霞之水天上来”。晓霞山沟壑纵横,小溪遍布,清澈如镜,遇有落差较大之石壁,又如披珠漱玉。山中各处,多有清泉涌出。离主峰顶仅几十米处,就有一泉,流量如手车水,已修一池塘蓄之,下润田地。凳子岭顶,也有泉群,已建成了一小型水库,灌溉山东荷塘和山西石潭坝之农田。山间农家都饮井水,有的用竹枫接石壁泉水入厨,如城里自来水一般。每到春夏,充沛的雨量使各条山溪暴满,溪水如万马奔腾,响声如雷,蔚为壮观。像群山之中镶嵌的一块明镜般的印子山水库,更使晓霞之水即有小溪流的韵致,又有大湖泊的秀丽与温柔。上千亩水面的库区水平如镜,山峦倒影,水鸟翔飞,鱼跃碧波,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身临其境,如入仙山琼阁,令人留连忘返。

三是云雾奇。晓霞山顶,云蒸霞蔚,自不待说,晴日登临,可在云海中观日出。又因云雾水珠反射太阳,多有彩虹。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之状。过去山上僧人以为是“佛光”,有不少人为拥抱“佛光”而跃下舍身岩。更为奇特的是,在半山腰里生出的云雾,如白练缠腰,轻纱飘缈,如临仙镜。齐延襄曾描述:“每值春夏之交,恒出云如匹练,潢曳岭腰,推行其速,士人称为挨山白。须臾布满山谷,黑云泼墨,弥漫天际。风习习于树梢,顷刻间风声壮烈,怒涛奔腾驰骋,急雨如豆矣!

对于晓霞山的俊秀山川,历代有不少文人吟诗称赞,这里引出几首近人诗词,以飨诸君。

清周兆鹏《九日登晓霞峰》诗云:“晓霞黄叶感深秋,凭眺无聊客绪抽。落日旌旗关塞冷,浮云沧海古今愁。一篱菊影欺蓬鬓,千里涛块碍钓钩。且欲追寻烟寺去,万缘涤净酒盈瓯。”清末湘潭文人、龙山诗社与罗山诗社成员王仲言《九日游晓霞山圆通庵》诗云:“策马新从岳顶回,又携双屐晓霞来。危桥细路行人少,古木寒云老鹤哀。笑指名山思结宇,醉招良友共登台。紫萸黄菊皆堪把,郁郁愁怀且暂开。”又“雨桧风徨绕讲台,秋光遥逐雁行来。赪廊落叶纷强如织,碧殿重阳黯开来。俊鹘隔林如欲语,孤猿抱树为谁哀。寒山踏遍寻归路,冲破疏烟步月回。” 天下名山皆佛占,晓霞山的秀丽山川,自然吸引了众多佛道弟子。相传,晓霞山仅主峰周围原有佛寺道观达48处之多,现在大多仍可找到遗址。解放后,保存时间较长的有圆通寺、白衣庵等。

圆通寺位于晓霞山中部林深竹茂之处,与鸡公岩遥遥相对,俗称下庵子,是规模最大的一寺,其建筑辉煌,分前后二进。前进有大门三孔,中门最大。上面嵌有祁阳石刻的“圆通寺”。两旁有联:“圆泽三生石;通天百尺台。”为清光绪举人、湘潭文人马瑞图题写。另有一联为“千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乃湘潭文人陈琪写于民国壬申岁(1932年)孟冬之望。厅上中立有刘备、关云长、张飞三三镀金塑像。关云长两旁联曰:“立志在汉朝,削魏吞吴,安邦护国扶社稷;精灵贯日月,青龙偃月,殄灾降魔庇下民。”靠背有雷祖老爷等三尊菩萨。后进中立有一尊如来佛镀金菩萨,高一丈有余。上有“佛法如天”横匾。两旁有小菩萨,菩萨左旁吊有大鼓,右旁吊有铸钟,如来佛菩萨背后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镀金菩萨,高一丈有余,屈膝盘足于莲台之上。前进与后进之间,两旁有墙连续,墙内左立十八罗汉菩萨,右立二十四诸天萨。屋后为空坪。坪正中设香炉。左边有大白果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约有数百年历史。右边有“飞来钟。”传说是某年旧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乡人组织20盏龙灯狮子,上山庆贺观音诞辰。当晚四境有万余民众参加,尽情地观舞,热闹非凡。却谁知,猛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人们只得回家休息。第二天,乡人继续来寺庆贺,竟发现寺内多了一口大钟,重约4000余斤,上有“苏州”二字。估计是苏州铸造。传说钟从南岳衡山飞来,故名。遗憾的是圆通寺在五十年代末被毁,大钟也炼了钢铁。寺址作了国营晓霞林场总部达30年。大白果树也被砍伐。如今发出新蒸也有合抱大了。 中林寺俗称上庵子,位于主峰西北离峰100多米,离圆通寺约300米,寺内雕梁画栋,飞金流银。规模为一进。中立观音镀金菩萨。有两副门联,一副是:“中通,仙境;林无俗情。”四十年代修葺时,为镂心诗翁林薮题写。另一副是:中通通四海;林中好避秦。“佛堂长联曰:“举目望西天,诚意诚心,归菩提无树;低头思东土,充情弃欲,渡若海有舟。”是国民政府监察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黎雨民(1873—1938年,湘潭县人)题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蒲月谷旦。诗寺于五十年代末被毁,后辟为晓霞山林场五工区。

白衣庵位于山东凳子岭上,寺规模略小于中林寺。四周树木葱茏,古木参天。寺中立送子娘娘镀金菩萨。此寺亦于五十年代被毁,后辟为晓霞山林场四工区。

晓霞山寺庙遗址,除上述三处外,还有志庵子坪、镇鸡庙等数处。屋址明显,废砖弃瓦到处可见。还有许多墓碑及碑刻。墓碑上尽是“佛光无边”、“肉身合一”、“法力无边”等字眼。在圆通寺遗址上,有数块记载圆通寺重修经过及寺庙管理的田土山林的碑刻。可见当年晓霞山确与南岳衡山一样,是一处佛禅圣地,不过规模小些罢了。 晓霞山地灵人杰,在它的哺育下,山上走出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人。

山西北菱角村长塘,诞生了中国和名的黎氏八骏,即语言学家黎锦熙等兄弟8人。长塘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林木苍莽,芳草如茵,小桥流水,竹篱炊烟……古朴的山村充满了田园诗意。垅中,十里平川,良田千亩,一条溪水缓缓流过,清泉汩汩,四季不枯,人们叫它杉溪。长塘对面是风景秀丽、古树参天的罗网山。晚清湘潭诗人王仲言在《杉溪晚眺》诗云:“幽绝乡村地,秋光满目前。黄花霜里远,红叶雨中妍。古戍下飞鸟,空山鸣乱蝉。忽离邻犬吠,有客过溪边。”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旖旎风光。长塘黎氏故居是一栋占地约20亩坐东朝西的土墙瓦屋建筑,第一道槽门和正堂大门朝西,正屋13间,除厅堂外,都是卧室。前“进”正厅曾悬有一块“美意延年”巨匾,是民国总统徐世昌在黎松庵五十寿诞时书赠的。黎松庵曾在此与友人成立罗山诗社和创办杉溪学校。黎氏兄弟都是在杉溪学校启蒙的,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都为他们后来的建树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晓霞山东麓之杏子坞星斗塘,诞生了世界文化名人、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山东山西这两位名人,来往很密切。齐白石曾无数次翻过晓霞山,来到长塘,与黎松庵等人切磋诗、画、印技。晓霞山的钟灵秀色,飞涧流泉,奇花异草给了他深深的启迪,并在他的国画创作中多有体现。他的山水画,基本在长塘习成。画山,山则峻峭、凝重;画树,树则苍劲、茂盛,给人美好的意境。齐白石在回忆到长塘与黎松庵一起画画、刻印的情景时曾写道:“石潭旧事等心孩,磨石书堂水亦灾;风雨一天拖两屐,伞扶飞到赤泥来。”罗山风光之秀丽,颇能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描绘之景象媲美。白石老人满90岁时,在给黎松庵的信中写道:“安得化身为蜗斗,负其庐置于罗山之侧。”双说:“安得安闲形似旧,卧君书屋听溪声。

晓霞山周围,除黎氏兄弟与白石老人等蜚声国内外,还有曾任《大公报》主编的张平子,诞生在晓霞山白竹坳南的新塘冲。另有前清举人齐葆吾、马瑞图,书法家陈琪等,都是晓霞山的精英。民主革命时期,还有胡佑生、张忠廉等领导的湘潭长期活动在晓霞山。 青山桥镇位于湘潭县西南边陲,

距湘潭县城70公里,有湘潭县“西藏地区”之称。东与排头乡、龙口乡接壤,西靠双峰县荷叶镇,北接分水乡,南到衡山县长青乡。全镇总面积109.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60.8亩,其中水田面积31795.8亩,旱地面积1965亩。辖40个村。1个居委会。479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小组,11097户,45893人,其中农业人口43898人。1995年5月,由原青山桥镇、霞岭乡、晓南乡合并而成,镇政府位于青山村金盆组,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镇分别与湘乡、衡山、双峰接壤,交通便利。属典型的湘中低山丘陵区,海拔均在100米左右,山圆坡缓,连绵起伏,自西向东夹盆地于中。历有“金盆”之称,便自成农工商汇集之地,近年来发展成拥有镇区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的50个省重点建制镇之一。镇内矿产资源丰富,高山一带蕴含丰富的石膏矿藏,观山一带的石灰矿也很丰富,更有三富、富石、富晓一带地底蕴藏的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富村的青山龙泉现已普及省市县。全镇拥有150余家皮鞋厂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年产皮鞋400万双,年产值2亿元。通过IS09001认证的“涓江”牌皮鞋公司荣获湖南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和“湘潭市名牌产品”称号,同时拥有湖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真皮标志。该镇培养了以皮鞋产业为龙头,以青山木业、富石肉联厂、青山龙泉、昌峰农机厂等企业为支柱的工业产业结构。如今昌峰农机价格实惠,耐用,远销全国各地。此外,该镇是湘潭县唯一拥有电视台的乡镇。 2001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产业兴镇”的总体要求,精心部署和开展工作,推动我镇小城镇进入“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业,以业活镇”的快速发展轨道。融资1200万元建成专业门面200个、固定摊位300个、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立足本镇的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变单一的水稻种植为多种经济作物与水稻并存,种植经济作物17300亩,其中农民种植油茶和板栗的积极性极高,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效。

2002年,党委、政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农田水利建设,争取国家投资615万元在高山、晓南、大河、上方村进行节水农业综合开发。并加快了农村通讯设施建设的步伐,全镇40个村全部通上电话,全年增加电话用户近2000户。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以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筑巢引风,全年共引进五个项目,招商引资到位1350万元,外引内联2750万元。

2003年,政府坚持科教兴镇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改造中小学危房,重点对霞岭中学和新铺小学近3000平方米的危房进行改造,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是年10月7日晚,高青村周俭坤一家四口被石鼓镇四路村赵声稳所杀,歹徒后潜逃,2005年10月15日在浙江省安县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于2006年执行刑。

2004年镇、村干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以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全面落实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每件实事。政府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两补一降”等扶农支农政策,全年全镇增收近500万元。投资40万元将石门小学改建成石门时代阳光希望小学。

2005年,党委、政府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项目建设以帐收纳感引资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积极拓展招商的载体和形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狠抓招商引资。是年用了2个月的时间在易俗河和长沙组织青山籍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进行招商引资,取得很好的成效。新增规模企业1家,改制企业1个,全年招商引资3960万元。通过多渠道筹资200万元建好了一栋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大楼,改善了机关干部的办公条件,了却了多届政府领导的心愿。还投入50万元增铺下水设施3000米,投入380万元对城网进行改造,可以保证镇区10年发展的用电量,投入20万元对镇区内进行亮化、绿化、净化和美化。

2006年,镇党委、政府按照“项目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以皮鞋产业为支撑的青山板块经济,全年共投入600万元平整土地120亩建设皮鞋工业园,工业园先后完成土地规划、报批、平整、划地等程序,引进5家企业,园区的建设带动了产业的聚集,周边很多皮鞋厂家也纷纷做大做强。还投资50万元,将原晓南管区打造成面积3800平方米,可容纳80人集中居住的花园式敬老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抓好高山、富石2个示范村的建设,通过以点带面,使该镇成为乡风文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乡镇。是年,完成25个村的农网改造,硬化村级公路22公里,新修村级公里25公里。投入410万元兴修水利工程490处。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联兴村建立了100亩的板栗种植基地。

金霞山景区的龙兴寺

金霞山关公坡建有龙兴寺,是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开始叫龙兴庵,原址在金霞山之东,建年待考。相传最初是石头禅师结茅为庵。竣工当晚,石头禅师梦见有五龙绕庵,认为是兴旺、吉祥之兆,故以龙兴命名,后来龙兴庵有兴有衰,至1949年解放前夕,仅剩“一担柴式”建筑。1994年,在湘潭县人民政府重视与支持下,由彼岸法师主持,在金霞山关公坡易地重建龙兴寺。重建的龙兴寺,第一期工程—法堂楼(即后殿)与两旁的宿舍楼已经落成。楼两层,朱墙黄瓦,梁上雕龙画凤,建筑堪称古朴、典雅。楼的门匾横书“龙兴寺”三字,对联为湘潭诗人周家乾撰写:“霞光万道龙兴寺;碧浪千重易俗河。”楼内上、下两层都是法堂,占地920余平方米。法堂内供奉木雕如来佛、观世音及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等镀金神像。如来佛与观世音像高丈余,形神俱佳,雕塑精湛。楼前有一水塘,能将整座寺宇倒影于塘水之中。每夜灯火辉煌,站在塘头举目远望,十分壮观。水塘,现在成为放生池。池中央,立千佛塔,塔高6米许,塔座3米许,铁铸。塔上,有铁铸大小神像上千座。1996年建荼毗园,占地1亩,设存放骨灰的普同塔160个,已投入使用。按龙兴寺的总体规划,将占地8000余平方米,有山门和前、中、后三殿。前殿名天王殿,两侧为钟鼓楼。中殿名大雄宝殿。中、后殿两侧为左右厢房,设禅堂、罗汉堂、功德堂、文物楼等。

1994年3月30日,龙兴寺正式开光。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湘潭的诗词与书画、摄影名流纷纷来此,或吟诗作对,或书画、摄影,留下了不少佳作。孙秉光有一首《访龙兴寺》诗曰:“金霞重到感沧桑,古寺龙兴耀佛光。我亦随缘深一拜,人间再莫有红羊。”(叶舟)

噶丹东竹林寺——藏区十三大寺之一门票是多少

噶丹东竹林寺——藏区十三大寺之一门票价格:30元

在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金沙江河谷的延伸地带,海拔达3000米,距中甸县城105公里的滇藏公路旁,坐落着藏区十三大寺之一的噶丹东竹林寺。

"东竹林"是藏语,意为"成就二利(利人利)","林"为"寺"。噶丹东竹林寺距迪庆州府驻地中甸城约105公里,海拔3000米。该寺建成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建寺初期仅有僧侣16人,为噶举派。后因参与以滚钦寺为首的反格鲁派战乱,改宗格鲁派,并与抗萨、支用、书松等7个小寺(贡巴)合并,更名噶丹东竹林。从此规模不断扩大,住寺僧侣至清末已发展到700多人,活佛10人,成为康区十三林大寺一。

清康熙年间,东竹林寺得到前来传教的昌都帕巴拉.米榜格列甲措的关怀支持,向朝廷呈状得到恩准,每年为皇上举行祝寿法会一次,享受皇粮大米100驮(后减去一半,由维西供应)。清朝皇帝不仅在财经、供品等方面给予照顾,还赏赐象征某种特权的招贴、匾额和封诰。佛事活动继承拉萨上密院常规,推广大乘长净和斋戒等密宗仪轨遍行于各香火部落(指德钦奔子栏、中甸五境、维西塔城等藏民聚居区)。

1985年,当地政府新修噶丹东竹林。新寺建筑井然有序,布局合理。远远望去,赫墙排列,褐窗密布,平顶楼房鳞次栉比。位居中央的大经堂为四层土木结构建筑,82根合抱大柱成网状密布。底层是全寺喇嘛诵经处,正面供有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及其弟子达玛仁青和一世班禅克珠杰像(俗称师徒三人尊),两侧是释迦牟尼、观世音、文殊、度母、普贤等佛和菩萨像。第二、三层分别为经堂、佛殿,以及堪布(掌教)念经和起居的静室。各层内外都装璜富丽,彩绘纷呈,加上宗教艺术瑰宝一雕塑、唐卡、壁画的装点,更显得金碧辉煌,气氛庄严肃穆。

噶丹东竹林寺有很多珍贵文物,如镀金弥勒佛像,白度母像,三世诸佛像,文殊菩萨像,唐卡(宗教卷轴画),阎罗王群像,十八罗汉像,以及班禅厉生传,释迦巨行传等17幅刺绣。大小灵塔、佛塔数不胜数,跳神道具、法器也一应俱全。民国32年(1943),又建成高3丈、趺跏而坐红铜镀金弥勒佛一尊,与中甸噶丹松寺三大铜佛齐名。东竹林寺还珍藏一幅长达8.5米、宽5.2米的大型唐卡,是用五彩丝线精织而成的护法神像,每年举行跳神法会时展出一次,供香客观瞻礼拜。

宝相寺景区旅游宝相寺观光塔

1.宝相寺观光塔

太子纪灵塔位于汶上县城西北角的宝相寺内。太子纪灵塔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112年)。它是一座八角形的13层楼阁建筑,高45.5米。它是一座砖砌八角形的13层楼阁建筑。

宝相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代。它的原名是昭孔寺。北宋咸平五年,宋真宗封禅至泰山,于此将榆次昭空寺命名为宝相寺。历经千年香火,成为帝王将相名流拜佛的风水宝地。它是齐鲁的一座古庙。

著名的寺庙。它的标志性建筑是王子位于寺庙北端的遗迹塔。

王子之巅s迹塔呈葫芦莲花状,底层东、西、南三面各有龛,外檐两侧各有四个牌坊,顶上有一个刻碑,四层塔檐的八面都刻有莲花座。这座宝塔由**玻璃制成,闪闪发光,被称为金色宝塔在当地。

2.宝相寺开放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相邻,俗称圆明园。占地5200多亩(约350公顷),比整个颐和园面积大了近1000亩。它是清朝封建皇帝创建和经营了150多年的大型皇家宫殿。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和咸丰皇帝都曾在圆明园居住多年,并在这里举行宫廷会议处理政治事务。它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紫禁城(紫禁城)一起,被称为御花园被清朝皇帝。光是挂的牌匾就有600多块。圆明园主要建于康熙、雍正末年,至雍正末年,园林组已覆盖全园3000亩。乾隆年间,公园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缮。公园的主要景观群有著名的圆明园40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贤民、九洲青烟、缕缕月光、自然画卷、碧桐书院、慈云普湖、上下天光、杏花春亭、坦坦荡、如故汉津、长春仙人亭、万方安和、武陵泉、高山高水、月夜云、弘慈永作)。四大书店、方湖胜境、沐浴浴室、平湖秋月、澎岛瑶台、介休山房、绝洞、嘉靖音琴、韩旭浪尖、阔兰大公、坐石旁与柳林、屈原风和、深洞),以及紫碧山房、枣园、若番亭、文远亭等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有600座,为国内外皇家园林之最。长春园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左右。1751年官园总领正式设立时,园中、西路的主要景点,如联怀堂、汉景堂、玉玲珑堂、四永斋、海月金凯、德泉阁、刘香竹、法会寺、宝相寺、艾山塔、转襄樊等基本建成。此后,西安园和小游天园相继建成。园东的景点(迎清斋、乳源、建元、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间大规模兴建的,其中包括夕阳楼景区,长春园占地一亩。大约有200座带有匾额的园林建筑。怡春园原是早先云翔亲王赐的府邸,建于康熙末年左右。之后给了大学同学傅恒。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它被正式列为皇家园林,命名为怡春园。当时的范围还不包括它的西北。嘉庆四、十六年,园西相继赐两园,一为西双村,永尊成亲王,一为韩晖园,庄敬公主与和硕居住。经过大规模的修缮、重建和增建,该园成为清朝皇帝的主要园林之一。此时,圆明三元正处于鼎盛时期。在嘉庆,诗蕲春三十景首先被写,然后超过20个新的风景被创造。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点有富春堂、青霞斋、邱含堂、胜东室、思艺书屋、春泽斋、枫林洲、微澡堂、中和堂、碧香、七里宁、西玉山楼、烟雨楼、韩晖楼、诚信堂等。有一百多座带匾额的园林建筑。冶春园宫门建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又被称为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公园东路上的富春堂被改建为供养皇太后的场所。但元西路上的景点,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林。1860年花园被毁后,同治年间试图重建时,改名为万春园。为了追求多种乐趣,西楼清帝还在长春园北界引进了一座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方建筑,由和谐、C等十余座建筑和园林组成

它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米歇尔伯努瓦和王志成设计,由中国工匠建造。建筑形式是巴洛克欧洲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园艺形式是雷诺特风格。然而,我国的许多传统技术也被吸收到园林和建筑装饰中。西方建筑的主体其实是人工喷泉,名为水法。其特点是数量多,声势大,点子奇。主要形成和谐好奇、海晏堂、大水发三大喷泉群,相当有趣。和谐趣:是第一座建于乾隆十六年秋的建筑。主楼三层,楼南有大型海堤喷泉,喷泉由铜鹅、铜羊、西部鲶鱼组成。在建筑的左右两侧,八角形的建筑大厅从音乐廊延伸出来,演奏中西音乐。海晏堂:It这是西楼最大的宫殿。大楼的正门在西边,台阶前有一个大水池。十二个兽面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我国的十二生肖)呈八字形排列在水池周围。每天昼夜喷水一小时(2小时)。中午十二生肖动物一起喷水。这种以十二生肖铜像代替西方雕像的精心设计,真是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杰作。本来是欧洲风格的画像,但是甘龙觉得和中国的习俗不太协调,就改成了十二生肖,是青铜做的。大水法:是西楼最壮观的喷泉。该建筑的形状像一个石头壁龛,类似于一个门口。有一只大狮子s头下面喷水,形成一个七层水幕。门前有椭圆形菊花喷泉,池中央有一只铜梅花鹿,鹿角喷水八次;两个仆人有十条铜狗,从嘴里喷出水来,直射鹿,溅起层层水花。俗称猎狗和追鹿。大法的左右前方有一个巨大的喷水塔。塔呈方形,有13层,顶部喷水。塔周围有88根铜管,都是一起喷水的。当时皇帝正坐在对面观察水法,看着这一组喷泉。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和荷兰公使嬴等。他们都有拜访为这神奇的水法干杯。据说,如果所有的喷泉都打开,就会像山洪爆发一样,徐莉都会听到。如果你在附近说话,你必须做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花坛是一个模仿欧洲迷宫的花园。它的主要特点是被刻有四尺汉字的砖墙分隔成几个迷宫,所以叫成千上万朵花的阵列。节日最热闹的时候,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央的圆形亭子里,宫女们举着绑着黄彩帛的莲花灯,飞来飞去认路。先到的人可以得到皇帝奖励。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入口到中央亭子的直径距离只有30多米,但是进出容易,很容易走进胡同。清帝坐在高处,环顾荷花灯,其乐融融。西部景区整体建筑面积不到圆明三园总建筑面积的五十分之一,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过是模仿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它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一位在西欧的传教士目睹了它,对西方的建筑赞不绝口:它有一处风景优美,还有人们能想象到的各种宏伟奇特的喷泉,其中最大的可以与凡尔赛宫和圣克罗的喷泉并驾齐驱的教堂。传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是中国的凡尔赛宫。

3.宝相寺观光塔多高

参观宝相寺。它它非常有名,所有的国家***都看过。山东汶上,古称中都。东临曲阜,西靠梁山,北临泰山,南临微山湖。这里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历史上以儒家和佛教文化圣地闻名。宝相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汶上。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帝王将相名流拜佛的风水宝地。宝相寺据《汶上县志》年记载:宝相寺位于县城东部。它最初被命名为昭孔寺,并在宋先平更名五年了。项斯寺始建于唐代,占地约25亩。整个寺庙建筑和谐,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塑技高超,栩栩如生,世所罕见。唐朝太和年间,铸造了一口大钟。石云:宋真宗禅收泰山,过中都,驻宝相寺。相传中国古代佛教盛行,县城有30多座寺院。1994年3月15日,宝相寺宗灵太子塔宫殿内出土了141件佛教文物,引起了轰动。圣物中有稀世舍利;有千年难得一见的石弥勒佛像、银佛像、水晶宝珠;还有放置遗物的石盒子、金棺材、银棺材和无价之宝,如干净的瓶子、玛瑙、玉坠和七宝瓶。这些文物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还有石刻。

4.宝相寺旅游

山东汶上宝相寺门票价格:成人50元,儿童30元。

宝相寺位于济宁市汶上县西北角,始建于北魏,被誉为北朝第一景,东土第一田。项斯景区占地600多亩,礼拜殿供奉释迦牟尼檀香镀金佛和青石彩塑十八罗汉。储物宫占地80平方米,供奉释迦牟尼真正的身体,佛的牙齿和遗物被供奉在塔宫深处。

5.宝相寺佛塔

由于宝相寺是一座千年古刹,1994年3月15日,在修缮塔德时,发现了释迦牟尼佛的一颗牙齿和数百件遗物,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1995年3月15日,重建宝相寺仪式举行。中午时分,大约出现了十分钟左右的佛光,在宝相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佛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出现s光。2008年,海上出现了佛塔海市蜃楼,特别壮观。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去汶上周霞了解更多关于周霞汶上宝相寺的情况。今年王子“五一”前夕,我们的精神轨迹文化节将隆重开幕。请过来。

6.宝相寺景区

如果它当地在汶上,它10块钱就够办一张身份证了。如果是外地,50元(2010年价格)。它春节期间是免费的。但是人太多了,基本上是拥挤的。

7.宝相寺观光塔

济宁有很多寺庙。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

闹市区的东大寺,是回族的清真寺;

兖州兴隆塔,以舍利闻名;

汶上宝相寺以佛牙闻名;

泗水盛源别墅现在是旅游住宿的一部分;

任城区有凤凰台和寺庙,但以李白s宋《凤凰台》。

曲阜的孔庙就不用介绍了,是孔子家族的家庙。

邹城还有孟庙,也可以看;

嘉祥还有一个严寺,不需要门票。此外,青山还有青山寺。

总体来说济宁的寺庙还是比较多的,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一两个,但是它这只是名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