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比亚战争对石油有什么影响?

2.利比亚关闭几乎所有油田,关闭的原因是什么?

3.利比亚局势

4.关于利比亚现在的局势的几个问题和尼日利亚在此问题上的利益

利比亚战争对石油有什么影响?

利比亚汽油价格-利比亚油价暴跌原因分析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攻击,尽管市场对利比亚事件有所消化,但局势的迅速发展可能短期内会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影响,其中主要是石油价格。业内人士认为,利比亚危机升级可能造成国际石油供应短期短缺,但由于地震后日本石油需求减少,因此国际石油供应总体上会保持平衡;对我国原油市场也不足以形成显著干扰。

对国际油价有较大冲击

利比亚战争爆发导致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的石油产出全部中断,预计战争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巴林的示威游行活动持续,给周边国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造成潜在威胁,中东、北非地区短时间内不得安宁,在利比亚战争没有停止之前,新的危机随时可能出现,这种不确定性将给原油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炒作动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说,西方军事干预,战事及其对利比亚石油生产的冲击必将延长,油价将获得新的上涨动力。如果西方轰炸严重破坏利比亚油田和运输设施,那么除非沙特等国增产,否则油价受上涨压力影响将较大。

“利比亚以及整个中东局势的相对不稳定,对国际油价形成较大冲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表示,利比亚的危机,波及整个中东格局,对当地的石油企业形成了很多影响。目前,此事件已经波及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部分国家和地区油价已经上升至114美元/每桶,“预计部分地区还将突破120美元/每桶”。

利比亚产油只占全球2%

利比亚资源以石油为主,探明储量约为430亿桶。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该国95%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但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

对于利比亚战争是否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多数专家对此持否定态度。相比前三次石油主产国发生的战争,利比亚战争不足以引发第四次石油危机。一方面,利比亚石油产量只占全球的2%,即便是损失50%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另一方面,经过三次石油危机后,石油主要消费国建立了石油安全保障体系,仅国际能源署就拥有约1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满足其成员145天的进口需求,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供应短缺风险;再者,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仍然具有剩余产能,目前,欧佩克成员国剩余产能仍处在较高水平,市场调节能力明显增强。

未来油价有走低可能

虽然利比亚局势在短期内影响到该国的原油产能,给全球原油短期供给带来压力,造成国际油价大幅上扬,但是大多数专家都表示,利比亚危机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还有不少专家认为,在近期,油价有下跌的可能性。相比日本震灾,地缘政治因素仍将是油价的重要“推手”。日本地震后,油价虽然从高位有所回落,但市场对利比亚政局的担忧并未减少。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已探明石油储量,利比亚在全球石油生产环节的重要性并不算高,但其身处中东敏感地带,内战一旦升级,市场避险情绪仍会助推油价走高。

不过,沙特已决定增产,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分成员国也加入增产行列。短期看,石油输出国的整体增产量或将左右市场情绪。

但也有观察人士认为,地缘危机的升级是中东地区动荡因素的一种集中爆发与释放,在区域紧张氛围消散后,国际油价将重回90美元每桶左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利比亚关闭几乎所有油田,关闭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利比亚关闭了所有的油田,而这则消息报道以来更是引发了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利比亚是一个石油大国,如果关闭了油田出口,那么势必会造成国内的油价迅速上涨。而对于利比亚关闭油田的原因有两点。第1点就是由于利比亚国家的政治危机问题;第2点就是因为国际形势变化的关系,导致利比亚关闭了所有油田。

一、政治危机

根据国外权威媒体报道,利比亚之所以要关闭油田,就是因为政治危机已经蔓延到利比亚了。要知道利比亚是东欧最大的石油产出国,也是东欧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此次关闭所有油田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有很大的影响,而现在很多小国家因为燃料缺失,所以不得不把国内的战略燃料进行封存。想必大家都知道利比亚这个国家发生过很多次战争,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政治危机,自然在有些政治高层的领导决策下,所以就选择关闭了油田。二、国际形势的变化

要知道当前的世界格局在发生微小的变化,每个国家的不可再生资源都仅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于疫情的影响,再加上俄国和乌克兰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就导致世界格局已经产生了变化,所以利比亚在政治危机蔓延的情况下,同时又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多端,自然就会关闭国内的很多油田。三、总结

总的来说,利比亚关闭了国内很多油田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都缺乏燃料,如果因为燃料的问题再次引发相关的冲突那么世界格局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而如今国外很多的石油出口量多的国家对石油出口量进行了限制,这也就导致国内的汽油价格是涨了又涨,所以更希望世界和平才能给每一个人带来希望。

利比亚局势

自3月19日起,以英、美、法等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利比亚乱局对于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受利比亚战乱最直接也是最大影响的无疑是世界石油市场供应。而后果是世界新的高油价时代将因此提前到来。

利比亚是欧佩克成员国,正常情况下石油日产量约达160万桶,是世界第十二大石油输出国,约占世界日均石油总产量的2%,比重似乎不是很大。但是,有四个因素使得利比亚战乱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远高于世界想象:

其一,利比亚的原油素以高质量著称。其每天生产的160万桶原油中的大部分是硫磺含量很低的轻质原油,轻易就可提炼成需求量很大的石油产品,如汽油和柴油。全球只有25%的原油具有这种质量,而这其中利比亚产量占了20%左右。

其二,利比亚的原油出口市场集中在地中海地区。其石油主要向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士和德国出口。而由于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中的独特地位,因此,与来自大多数中东国家的石油相比,利比亚的石油损失具有特别显著的影响。

其三,利比亚乱局加剧了中东北非地区乱局。作为世界主要石油供应地,这一地区的动荡本来就已经快速推高了国际油价;利比亚再陷内乱,无异于使这一地区动荡局势雪上加霜。

其四,利比亚乱局与日本核电危机叠加。在日本本次因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之前,面对石油储量日减与价格不断攀升的局面,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与法国等,都曾计划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来减少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但日本福岛核危机提醒人们:发展核电面临的后续风险未知。这反过来刺激了各国对中东地区石油的新一轮狂热。

自利比亚内乱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很快突破100美元大关。至3月31日止,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已升至每桶20美元,涨幅高达25%;国际市场基准价格则突破了100美元,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利比亚局势后续发展前景尚不明朗。而世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却是看得见的。欧佩克最近发表报告预计,2011年世界对石油的需求约增长3.9%,而去年是4.5%。

在西方,人们常把“黑天鹅”比喻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而用“白天鹅”比喻确定性很强的事件。对于未来国际油价,美国外交学会能源和环境问题资深研究员迈克尔·A·利维说:只要利比亚再乱下去,那么,2011年年中,石油价格即使升至150美元一桶,也不是一个“黑天鹅”事件,而是“白天鹅”事件!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每天要消耗830万桶石油,其中半数以上依靠进口。尽管利比亚石油只占中国石油进口量的3%,但由于利比亚也是我为数不多的轻质原油即低硫原油输入国家;更由于利比亚战乱对全球油价的助推,无论是原油供应保障还是输入性通胀上的压力都将日增,对此我们宜早预作准备。

关于利比亚现在的局势的几个问题和尼日利亚在此问题上的利益

下列文章来源于网络,抱歉我不记得作者是谁了……注意中的部分

因此,笔者认为,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最深层次的意图,还是为了争夺利比亚的石油资源和借机占据利比亚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

利比亚目前是非洲第二大产油国、是世界第十二大产油国。利比亚于1955年颁布国家石油法,并开始石油勘探与开发。1959年发现第一批油田,两年后开始出口原油。利比亚原油含硫量低,质量较好。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利比亚已探明石油总储量达390亿桶;而在最新的统计中,其已探明石油总储量升至430亿桶。其中,储量超过10亿桶的油田有12个,储量在5—10亿桶的油田有2 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07)显示,截至2006年底,利比亚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5亿桶(折合56.81亿吨),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九。

此外,根据权威预测,利比亚未探明石油储量和可勘探潜力巨大,甚至有可能超过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而其目前已开采的石油区块仅占石油总区块的25%。如此巨大的石油资源,怎能不令西方强国垂涎?更何况,当前利比亚石油日产量为160万桶,其中140万桶输往欧洲——这一点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为此次由法国首先发动军事行动提供了注脚。

法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煤炭资源已趋于枯竭。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和进口国。由此分析,法国等西方诸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借势出兵也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的高油价是法美等西方国家急于出兵利比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油价自2004年出现转轨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国际原油基准价的伦敦布伦特原油(Blent)价格从2004年1月初的约30美元/桶,一路上涨到2011年4月15日的123.45美元/桶。

据《中国证券报》2011年4月6日报道,国际能源署认为:高油价将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田中伸男4日表示,“原油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已经引发投资者对正遭遇通货膨胀压力而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巨大担忧。西方国家认为,尽快控制利比亚局势将有利于稳定油价,从而,有利于西方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

谋求利比亚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西方国家出兵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相邻,面积约175万平方公里。利比亚为非洲最发达、最富饶的国家之一。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但它的北部却位于地中海航路中间,是美国、西欧、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海运线的必经之路,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黄金要道。而且,利比亚东部连接苏伊士运河,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因此,利比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曾是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抢占利比亚这个重要的战略石油通道,符合法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实际利益。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大胆地做出预测:欧美各国下一步所关注的对象,仍然会是资源丰富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油国——特别是诸如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石油丰富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较为薄弱的国家。以西非的尼日利亚为例,它被称作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在世界石油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就目前形势来看,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但国力相对薄弱,且社会动荡不安的尼日利亚,极易成为西方各国下一个进攻的对象。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既富有石油资源又位于马六甲石油运输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该两国在政治方面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位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新加坡,已经允许美国航空母舰停靠,美国海军也越来越把新加坡当作维修基地。美国落卒新加坡表明,西方国家对印尼和马来西亚觊觎已久,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出兵的机会与时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