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对俄石油限价后,他们都不满意

2.美与欧盟为“价格上限”暗斗,欧洲准备与美国打贸易战,英国通过他国买俄油

3.欧盟宣布对俄能源制裁!“聊胜于无”?

4.西方对俄油限价俄罗斯油价为什么便宜

西方对俄石油限价后,他们都不满意

欧盟台湾合作报告_台湾欧盟限制油价吗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社4日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间,欧盟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了有关对俄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决定,即从12月5日起对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实行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前提是石油的售价至少比市场价格低5%。

文件中称,“禁止提供与贸易、中介或运输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技术援助、中间服务、融资或财政援助,其中包括将产于俄罗斯或从俄罗斯出口的原油或石油产品通过船到船转运到第三国。”

此前,经过连日争论后,欧盟、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在2日发表声明称,它们同意将俄罗斯海运原油供应可调控价格限制在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将于12月5日或此后不久生效。

11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车辆经过欧盟委员会总部大厦。

对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不满意。据俄新社报道,泽连斯基表示,对俄罗斯石油设置的价格限制“并不严厉”,体现了“弱势立场”。他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讲话中说:“对俄罗斯价格设定的这一限制绝对谈不上严厉,价格还是很适宜的这是一种弱势立场。”

泽连斯基还表示,世界应在能源上对俄罗斯实施“解除武装”。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表示,对俄罗斯石油设置的60美元每桶的价格上限还应降低一半。他认为,此举应给俄造成严重经济后果。

叶尔马克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写道:“继欧盟之后,G7和澳大利亚也对海运俄石油实施了每桶60美元的价格限制。麦克福尔-叶尔马克小组的建议是需将降至30美元以下,从而更快地摧毁经济。”

泽连斯基资料图

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评论西方限制俄罗斯能源价格的想法时则称,如果这将有悖于自己的利益,那么俄罗斯不会向国外供应任何东西。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日说,俄罗斯不会接受西方国家对俄石油设置的价格上限。他表示,俄罗斯已为油价设限的实施做了一定的准备,现在将进行“快速分析”以便在市场上采取后续行动。

俄新社援引佩斯科夫的话报道称:“我们不会接受这一上限。工作将如何组织?我们将在完成快速分析后予以相应通报。”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3日也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在欧盟采取行动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后,俄罗斯将停止向欧洲国家供应石油。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3日则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发布《闪灵》男主人公杰克·托兰斯在雪天中挨冻的剧照——画面中杰克的头发和衣服被冰雪覆盖,正在雪天中挨冻。梅德韦杰夫还配文称:“我们终于作出了关于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决定”俄媒指出,此举意指欧洲国家将因寒冷而冻结。

梅德韦杰夫“电报”社交平台上发布的**《闪灵》的剧照

同时,不少国家和西方媒体则认为,这一限价不仅达不到美国及其盟友想要的效果,执行方面也面临阻力,而且将加剧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布鲁塞尔应该意识到,设立油价天花板这种措施将有损欧洲的经济,匈牙利已经争取到“赦免”,因此不会执行“限价令”。

西雅尔多说:“欧盟实施油价限价令,但欧盟是时候意识到,这种措施将对欧洲的经济造成更大的损失。必须扩大能源载体的量,因为这将使油价下降。就油价天花板问题谈判时,我们尽很大努力为匈牙利争取利益,最终我们获得成功,匈牙利无须执行油价限价令。”

而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3日说,欧佩克+可能在4日的欧佩克+会议上坚持其石油产量目标。

据报道,欧佩克+10月份曾同意从11月到2023年底每天减产200万桶。5名欧佩克+的代表3日说,4日的欧佩克+会议可能会批准一项政策延期。消息人士还说,考虑到对经济增长和需求的担忧,进一步减产并非完全不可能。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西方提议的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不是法宝。“限价令”看似很精明,但俄方完全可以使用不受“限价令”影响的非西方油轮和保险公司,这会导致石油出口减少进而造成全球油价飙升,“毕竟,全球能源体系远比人们想像的要灵活得多”。

英国《经济学人》报道截图

分管能源工作的俄副总理诺瓦克2日表示,鉴于10月底至11月初就已签订相关合同,预计俄石油12月出口量不会出现减少。他强调,俄罗斯不会向那些将设定价格上限的国家供应石油,无论是每桶60美元,还是其他任何价格。俄石油在世界市场上仍然有很大需求。

美与欧盟为“价格上限”暗斗,欧洲准备与美国打贸易战,英国通过他国买俄油

此前,美国、欧盟、G7承诺对来自俄罗斯的海运石油实施“价格上限”,这一计划将从今年12月5日开始,据称这两天就会公布上限价格,估计40-60美元,基本等于俄罗斯的石油生产成本。而对俄石油实行价格上限后,一旦货物价格超过上限,将禁止企业提供运输俄罗斯石油所需的航运、保险、经纪商和融资等服务。而没有相关服务保障,很可能会迫使欧洲船东不得不停止运输。

目前,美国主张将12月5日之前装载油轮的最后期限推迟到1月19日,意在让市场平静下来,并软化限制措施的出台。

FNEB分析师伊戈尔·尤什科夫称,美国已和欧盟讨论过推迟价格上限的时间,毕竟那增加了紧张情绪。他还称,美国可能打着组建新联盟的幌子,一再推迟实施制裁,因为在现实中,由于完全不确定后果,美国推迟实施制裁对美国是有利的。

尤什科夫称,“现在的问题是,俄罗斯是否有足够的舰队将货物转向亚洲,而不去理会价格上限。这是未知的。在船舶短缺的情况下,出口将减少,进口商也将受到影响。”

有船东称,不断变化的国际政策使得石油运输线越来越长,成本也在增高,俄罗斯与欧洲都需要大量额外的油轮,目前俄罗斯正在加快建造油轮。

前任美国财长努姆钦等批评人士称,为俄罗斯石油设置进口价格上限,进而希望限制俄罗斯获得石油出口收入,同时确保国际油价不要飙升,这个设想本身“是我听过最荒谬的主意”。他的理由是,在选择遵守价格上限的西方盟国之外,全球不断有其他国家购买俄油,令制裁效果受限。同时,人为绕过市场设定一个价格水平,一旦这个价格定的比市场公允价格要高,则会令事态更为恶化。

在西方对俄能源制裁后,俄罗斯的石油多数卖给了亚洲国家。目前,至少有15艘载有俄罗斯石油的欧洲油轮正前往亚洲,并将在12月5日之后抵达那里。

如希腊船只KythiraWarrior从Ust-Luga出发前往新加坡,并应于12月18日抵达那里。马耳他油轮“Syra”轮将于12月6日将货物运往印度Siku,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HAIII将于12月22日运往中国青岛港。

据称,这15艘油轮运载了至少1200万桶价值超过8亿美元的俄罗斯石油,并在欧盟国家为船舶和货物进行了登记和保险。

但这些石油如果不能在12月5日前抵达到购买国,很可能被实行“价格上限”,即届时如果货物价值超过既定限制,欧洲企业将被禁止为将俄罗斯石油运往第三国提供任何服务。这些船只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它们可能会变成“幽灵”。

据称美国和欧盟将在11月23日确定价格上限。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称60美元的大致上限。但媒体随后报道了63-64美元的可能下限。然而,最近乌拉尔石油的平均交易价格为每桶70美元,而俄罗斯明年的预算中也包含了同样的价格。

在宣布最高限价的同时,欧盟或许会对已经在途的商品宣布一些例外情况。然而,这些只是假设。

在价格上限到来之前,欧洲多国疯狂购买俄罗斯石油,比如英国,只不过,英国是拐了个弯,从其他国家进口俄罗斯的石油。

俄乌冲突后,英国紧跟美国制裁俄罗斯。但自3月以来,共有价值7.78亿英镑的俄罗斯石油抵达英国10个港口。同时,单据中可能会注明其他国家:如在单据中列为从德国、荷兰和比利时进口。

今年6月,英国国家统计局表示该国没有从俄进口石油,但仍然有超过7800万英镑的俄罗斯石油进入英国港口,这些石油被记录为从荷兰、爱沙尼亚、波兰或比利时进口。

专家认为,根据英国的注册规则以及将货物从一艘船转移到另一艘船的做法,会使对俄石油实施制裁变得困难,因为纸面上的进口国是指发货国,而不是原产国。例如,如果由一家德国公司进口,一批中国制造的货物在英国可能会被登记为来自德国的货物。

有关人员称,在12月5日禁令生效之前,将俄罗斯石油进口到英国是合法的。在那之前,我们谈论的只是“声誉风险”。

美国与欧盟在对俄石油价格上限上可谓明争暗斗,但在贸易领域却是真刀真枪。

目前,欧洲正认真准备就美国降低通胀的法律于1月1日生效对美国做出回应。欧洲人认为,美国的措施可能导致跨大西洋贸易战。整个欧洲,尤其是德国,“对华盛顿没有提出和平协议感到失望”。

今年8月,美国总统签署了一项降低通货膨胀的法律,其中规定减税,为在美国运行的绿色能源企业提供好处。法律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美国政府将拿出3690亿美元进行补贴和税收减免计划,以支持美国的绿色企业。

但这项计划让欧洲担心,美国的计划将鼓励企业将投资从欧洲转移,并鼓励客户在购买电动汽车时“买美国货”——这激怒了法国和德国等主要欧盟汽车制造商。

德国“处于公开恐慌状态”,因为在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德国的几家领先公司正在缩减国内业务,以便在其他国家投资。

然而,休战似乎不太可能。如果这场争端失控,将导致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战,而这让目前陷入困境的欧洲人感到更加恐惧。

欧洲正在考虑采取措施以回应美国的计划,但分析人士担心,欧洲和美国的贸易冲突,很容易回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代针锋相对的“关税战”。

目前,法国想用公共资金推动欧洲工业发展,这得到德国的认可,未来欧洲很可能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生产等行业,并加强氢技术的发展。

但美国的休战时间已经不多了,欧洲越来越不太可能做自己想要的。

欧盟宣布对俄能源制裁!“聊胜于无”?

在各国争吵了数月后,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终于出炉。

12月2日,欧盟各国政府同意对俄罗斯海运石油设定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并建立调整机制,将上限保持在较市场价低5%的水平。对比来看,上周G7最初提议的价格上限是每桶65-70美元,没有调整机制。

欧盟文件还显示,价格上限将在明年1月中旬进行审查,此后每两个月审查一次,评估该计划的运作情况,并应对石油市场因此可能出现的“动荡”。

如果接下来欧盟和G7能够达成一致,对俄罗斯海运原油的价格上限将于12月5日启动,取代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原油的直接禁令,保障全球石油供应。

整体而言,60美元/桶的价格上限对俄罗斯影响并不大,基本上和俄罗斯石油的折扣价相差无几,60美元石油价格上限基本上算是“聊胜于无”。

从国际油价波澜不惊的走势也能看出价格上限的鸡肋之处。12月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83%,收于每桶81.22美元;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0%,收于每桶86.88美元。12月2日国际油价跌幅也不大。

石油价格上限影响有限

在执行价格上限后,欧盟和G7将禁止航运、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处理俄罗斯原油货物,除非销售价格不高于规定的价格。由于世界上主要的航运和保险公司都在G7国家,价格上限将使俄罗斯很难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石油。

价格上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是通过限价压缩俄罗斯的石油营收,另外也要保证俄罗斯继续向世界供应原油,但把握好平衡并不容易。低油价上限存在搅动市场、引发俄罗斯报复、推高价格和运费的风险,而高油价上限则可能收效甚微。

因此不少欧盟国家的官员也对价格上限的意义提出了质疑,在平衡欧洲各国和G7国家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价格上限无法定得太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制裁已经成为仪式性的举措。

根据俄罗斯的数据,60美元/桶的提议仅略低于目前乌拉尔原油的价格,乌拉尔原油交易价格基本一直低于布伦特原油价格逾20美元/桶,这也意味着目前的价格上限对俄罗斯影响并不大。知名市场定价公司ArgusMedia的数据显示,本周在普里莫尔斯克港,乌拉尔原油价格甚至一度跌至每桶45.31美元。

在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看来,2月底俄罗斯宣布特别军事行动后,引发美欧大规模制裁。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信息署曾预计制裁将导致下半年俄罗斯产量减少150万-300万桶/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截至10月底俄罗斯原油产量仅下降约20万桶/日,出口更是增至三年高位,对欧洲出口减量几乎全部转移至亚洲。

从俄乌冲突升级后,原先运往欧洲的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便开始逐渐转向亚洲,印度便是其中的典型。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全球最大炼油厂的运营商印度信实工业正在抢购俄罗斯精炼燃料油,并且罕见采购俄石脑油。

今年9月至10月,印度进口了约41万吨俄罗斯石脑油,其中信实从俄罗斯鲁戈港、图阿普谢港和新罗西斯克港接收了约15万吨石脑油。对比来看,信实在整个2020年和2021年都未曾购买俄罗斯石脑油。在截至2019年的四年里,信实每年进口的俄罗斯石脑油量也极其少。

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舍近求远”的行为自然也会导致运费飙涨。越来越多的油轮所有者规避相关贸易,俄罗斯原油的运输成本正在大幅飙升,来自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一些全球顶级油轮所有者将停止为俄罗斯生产的原油提供航运和其他服务。

船舶经纪商数据显示,在12月5日欧盟最新俄油制裁生效后,从波罗的海至印度的运费将达到约1500万美元,即每桶20美元,而之前大约为900万美元。但有一点目前尚不清楚,如果乌拉尔原油价格低于价格上限,波罗的海至印度的运费是否仍会维持在1500万美元的高位。

桂晨曦认为,2023年需重点关注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制裁是否按原计划持续实施,以及对俄罗斯供应的实际影响。俄罗斯是否能如今年继续维持产量,亦或者选择主动减产挺价,将导致供需平衡和油价预期做出较大调整。

供应端前景难料

相比逐渐放缓的需求,油市供应端的不确定性更大。

本周早些时候,市场几乎一度确信欧佩克+将在12月4日的会议上宣布进一步减产,但随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欧佩克+会议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市场上又传出欧佩克+可能维持产量不变,原油需求前景好转、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Perry对记者表示,价格上限对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影响尚未完全明朗,疫情下的需求前景也存在变数,欧佩克+12月4日是否会进一步减产仍不确定,估计会“见机行事”。如果欧佩克+保持产量政策不变,但中国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仍将会上涨。

桂晨曦认为,在需求增速逐渐放缓情形下,如果欧佩克继续通过产量调节来对冲需求变量,从而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可能使油价维持高位震荡。

需要注意的是,欧佩克+上月已经大幅减产。10月5日,沙特主导的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从11月开始实施200万桶/日的石油减产。在达成新协议后,欧佩克上月减产幅度达到2020年以来最大。一项调查显示,11月欧佩克原油供应减少105万桶/日,日均产量为2879万桶。沙特日产量下降47万桶至1044万桶/日,科威特和阿联酋也大幅减产。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产量却意外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内,俄罗斯11月石油产量升至八个月高点,达到1090万桶/日。

目前油市供给端仍存在一些问题,美国和欧洲的取暖用油更是尤其紧张。随着冬季临近,油价不确定性加剧,政府正在考虑动用更多的取暖油和原油储备。白宫正在考虑是否呼吁国会提高取暖油储备上限,可能会提高一倍,建立额外的储备,以便政府在供应收紧或油价再次上涨时释放这些储备。

美国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近期情况有所改善,但行业拥有的燃料库存仍低于平均水平,政府继续与业内接触,要求他们增加燃料库存,政府继续与立法者和行业合作,找出能够帮助美国消费者的所有选项。”

与此呼应的是,美国能源信息署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大降1258万桶,创2019年6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炼厂加工量增长是一大关键原因。

展望未来,桂晨曦预测,2023年相对确定的是经济增速放缓,或导致油品需求压力仍大,而地缘政治对原油供应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如果出现地缘冲突扩大、俄罗斯主动减产、欧佩克超量减产等情形,可能导致油价额外上行。如果出现欧盟取消制裁、伊核协议达成、欧佩克大幅增产等情形,可能导致油价额外下跌。

西方对俄油限价俄罗斯油价为什么便宜

历经近半年拉锯,欧盟成员国就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12月5日,俄油“限价令”正式生效。G7和澳大利亚随即也表示跟进。

根据这一限价机制,如果俄罗斯向第三方国家出售原油的价格高于上限水平,那么欧盟和七国集团的企业将被禁止为俄原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欧盟还计划每两个月审查一次该限价机制运作情况,以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价格上限比俄罗斯石油产品平均市场价格至少低5%。

为何是60美元/桶?

价格上限是西方对俄制裁锁链的最新一环,也是核心举措。然而,围绕限价标准应设在何种水平,欧盟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

G7最早提议将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5至70美元,这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看来“太过慷慨”,他们提出应限价每桶30美元甚至更低。但这一主张遭到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国的反对,这些国家拥有庞大海运业务,他们要求将价格上限设在每桶70美元。

最后阶段磋商超过24小时,经过艰难谈判,12月2日,欧盟终于就对俄海运石油出口限价达成一致,包括“钉子户”波兰在内的27个成员国同意将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表示,虽然爱方希望更低的上限,但60美元已是目前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指出,60美元/桶的价格低于外界此前预估的65至70美元/桶,显然,这是欧盟在经过一番博弈和妥协后,不得不采取的折中方案,而在弥合内部分歧的同时,欧盟也希望在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和不减少俄罗斯对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之间取得微妙平衡。

对俄罗斯杀伤力几何?

那么,这样一个充满妥协的限价之举究竟能否达到美欧预期?舆论对此普遍持质疑态度。

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能源政策专家西莫内·塔利亚彼得拉表示,60美元/桶很接近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最近的市场价格,不会对俄财政产生太大影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指出,“限价令”看似很精明,但俄方完全可以使用不受限价令影响的非西方油轮和保险公司。

在赵晨看来,欧盟出台限价举措,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对俄罗斯的能源打击范围,使其无法获得更多的原油出口收益并用于俄乌冲突中,同时,欧盟也是为确保石油进口价格的波动形势得到稳定,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实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赵晨指出,从价格因素来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俄石油生产的成本盈亏平衡价约为每桶30至40美元。眼下,俄罗斯运往一些欧洲地区的乌拉尔原油交易价已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远低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每桶85美元的价格。因此,尽管西方设置了价格上限,俄罗斯仍有盈利空间,至少在短期内影响十分有限。

赵晨还注意到,相较于此前,欧盟的态度已经出现软化迹象。根据此前禁令,自12月5日起,欧盟将停止进口俄海运原油,欧盟将全面禁止向俄油轮提供服务。但是,最新达成的价格上限放宽了限制,允许欧盟公司为遵守价格上限的俄油轮提供服务。此外,欧盟还给予价格上限45天过渡期,并表示只有“故意”运输超过价格上限的俄原油,才会受到禁运90天的处罚。

“对俄油限价的制裁举措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反而为俄石油禁运打开了‘后门’”,赵晨说道。

俄罗斯的反制“工具箱”里有什么?

欧盟已经出牌,俄罗斯的回应则是寸步不让,誓言将进行反制。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日重申,俄罗斯不会接受西方的油价上限,克里姆林宫正在评估当下的情况,会在快速分析后采取行动。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4日也表示,俄针对“油价天花板”政策的态度一直没变,哪怕减产也不会接受对俄石油“限价令”。同时,他还指责西方的做法是野蛮干涉市场,违背了世贸组织制定的所有规则。

赵晨表示,俄罗斯的政治考虑优先于经济考量,因此必然会对“限价令”展示出强硬态度。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将为此作两手准备,一方面,要调整能源出口方向,从需求侧寻找更多的新的原油销售地。事实上,俄罗斯早有绸缪,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俄罗斯向西方国家输送的石油以每天220万桶的数量逐日递增,其中三分之二已转移至中国、印度和土耳其。截至今年10月,印度已经成为俄海运石油的最大买家。

与此同时,为了突破封锁,俄罗斯还在组建自己的独立系统,买方可由俄罗斯实体安排保险,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制裁。

赵晨进一步指出,除了减产和减少向欧盟国家出口石油,俄罗斯的反制工具箱中还有液化天然气,石油、天然气双管齐下,无疑将加剧欧洲国家的能源危机。

西方将遭到何种反噬?

针对“限价令”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欧佩克+也表示了不满。路透社援引几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几个欧佩克+成员国认为这一反市场措施最终可能被西方用来对付任何生产商。

印尼财长穆里亚尼此前也提出过同样看法。她表示,沙特和欧佩克决定大幅减产石油,是为了阻止美国“将大宗商品价格用作地缘政治目标”,因为一旦开创这个先例,将加剧全球经济焦虑,且没人知道西方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欧佩克+还在“限价令”生效前一天举行会议,决定维持第33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即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欧佩克+表示,这一减产决定“纯粹是基于市场考量”,是“正确且必要的做法,以让全球石油市场迈向稳定”。

赵晨注意到,相关会议一般是在工作日时间举行,但这次会议被安排在西方对俄石油实施“限价令”前的周末,且从线下面对面会议改为了线上会议,使得这场会议显得“非同寻常”,而此前曾主张增产的代表也就此形成共识,认为当下并不是加大石油产量的好时机。

“这一轮原油供给侧同需求侧之间的博弈,最终会给欧盟和G7国家带来反噬,相比天然气,石油市场全球化程度更高,若该市场重演欧洲天然气危机,波及范围会更广,不仅欧盟国家这个冬天的日子会很难熬,世界经济的复苏脚步也将受到拖累“,赵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