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油价持续回落吗_美国油价持续回落吗知乎
1.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2.油价冲高后迅速回落,涨到头了?市场已变得更复杂,或影响粮价
3.油价或四连降,8月9日年内第15次调整,还能回到“7元时代”吗?
4.油价即将下跌?现在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5.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主要是为了打击俄罗斯经济,以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国际油价大跌,美国汽油0.73美元/L,而水1美元/L,油比水贱。美国大妈的幸福时刻似乎到来了。
从今年夏天开始,国际原油价格狂泻30%至4年来最低点。截至北京时间17日晚21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每桶78.4美元上下徘徊,较前日继续下跌。分析师们仍在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有专家预测,此轮下跌将探至50美元/桶。
当地时间11月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破每桶75美元关口,为2010年9月以来最低。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7.92美元,也跌至四年来最低。
国际油价的“跌跌不休”传导至美国国内,美国成品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约3.8升)3美元。
经济学家们分析,本来这轮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几乎走到了顶点,海外需求的放缓拖累了出口,可能会让经济转而向下;但突如其来的汽油大降价却可能是刺激国内消费的一个大利好。《纽约时报》预计,过去几周内汽油价格的陡降,会在马上开始的消费季给美国带来数十亿的额外零售收入。
分析称,对于那些中低收入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汽油价格的下降尤为重要。这部分人群还没有从过去几年的经济复苏中恢复元气。虽然近年来就业市场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工人在这几年获得的工资增长简直微乎其微。至于那些经济上最为拮据的群体,更是能从此次汽油降价中稍微松一口气,并将花费转移到其他日常生活或者服务开支上。
目前美国人每天花在汽油上的开支是10亿美元。汽油降价将让美国消费者们在今年11月和12月比去年同期总共省下84亿美元。按照一户典型的美国家庭每年购买1200加仑(约4542升)汽油计算,现在的汽油价格将让他们每年至少省下400美元。同时家用燃油的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这是另一笔会因为油价下调而带来的额外节省。
事实上,美国并不缺油。上周四美国能源部出具的当周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上升到了29年来的最高水平:每日900万桶。按照这个产量计算,美国已经快要追平日产量960万桶的沙特阿拉伯。
报道称,美国石油产量的攀升和新型能源科技的应用密不可分:页岩层中抽出了成百上千万吨的油气;几条关键输油管更新升级,重新布流了从美国中部平原向墨西哥湾的石油输送,这个变化让现在墨西哥湾附近冶炼厂们仓库里几乎塞满了原油库存。美国已经终结了从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进口原油的时代。
但火上浇油的是,面对此轮油价下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并未减产,利比亚石油产量的恢复加剧了供过于求;同时,虽然伊拉克局势依然动荡,但该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创下了自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最高纪录。
欧佩克成员国甚至趁机大打价格战,沙特阿拉伯日前就下调了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这一举动触动了争夺市场份额的敏感神经。但曾经“呼风唤雨”的OPEC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约翰·科尔德福认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都把希望押在了中国和亚洲其他的原油大客户身上,但亚洲同样竞争激烈,今年9月,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田所产原油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韩国。
一边是供应超预期增长,另一边却是需求却越发疲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能源署10月份发布的报告将2014年和2015年的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长预测值分别下调了25万桶和9万桶。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受到打压。
而到了明年3月,美国石油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950万桶/日甚至更高,随着届时寒冬逝去,全球石油消费市场亦会陷入萎靡,随之而来的是油价继续探底。上周五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已经准备好面对油价“灾难性”下跌。
油价的底在哪儿?左右油价的因素是哪些?
据华夏能源网的分析,目前能够左右国际油价的因素不外乎五个:
1、欧佩克的产量
自6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其中具体来源有三:第一,OPEC增产约60万桶/天,其中主要来自于利比亚,其余国家大体增减相抵;第二,美国原油增产近30万桶/天;第三,三大能源机构持续下调需求预期,下调幅度约30万桶/天。而供应过剩造成的油价下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出口国,尤其是欧佩克。
因此,近段时间原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消息层面均指向于欧佩克的产量动向。11月27日欧佩克会议将召开,但目前市场言论不一,最终是否会减产尚无定论。
而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导致欧佩克大多成员国财政出现问题,因此,分析认为欧佩克最终限产保价可能性偏高。即使欧佩克不对3000万桶/天的产量配额进行下调,只需要求成员国严格遵守该配额同样也可达到减产效果。因为目前欧佩克整体产量约为3080万桶/天,超出配额近百万桶。
如果欧佩克11月会议上宣布限产,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长期压制原油的一座大山将移除,国际油价将会迅速反弹,有望重返90美元/桶上方。
2、美国页岩油的产量
从原油生产成本角度来看,非常规油气资产属高成本之列。其中美国页岩油开采的平均成本约为65美元/桶。但对于一些中小型页岩油公司而言,成本可高至75-80美元左右。因此,美原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将会令部分生产公司面临经济性考验,随之而来的则是减产问题。
3、欧美对伊朗的制裁
11月24日将迎来伊朗核谈的最后期限,双方将继续围绕核问题展开交锋,以决定双方是否相互作出让步。但近日表示“分歧依然很大,恐怕达不成目标”。此前,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四轮制裁,欧美也单方面对伊深化制裁,目前欧美允许伊朗日均出口不多于100万桶的石油。而谈判结果达成最终成果的可能性不大。
4、期货市场的动作
近五个月来,由于原油市场利空消息不断释放,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也随之不断升温,并出现了罕见的做空浪潮。以美原油期货为例,自7月份开始,交易商在美原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寸减少53%,其中多头头寸减少32%,而同期空头头寸暴增111%!虽然目前原油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仍未有得到实质改观,但有一现象需要警惕。
5、产油国的局势
俄乌军事冲突,ISIS中东暴力行径以及利比亚内部等地缘紧张局势依旧活跃于石油市场。俄乌双方关系陷入拉锯战,而且随着冬季来临,天然气供应问题将为俄罗斯增加谈判筹码,领土及能源贸易争端预计仍难以根除;近来,虽然中东紧张气氛有所缓和,但ISIS仍在间断性的挑动市场神经,其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利比亚内乱问题趋于长期化,内部分裂势力干扰下该国油田及港口频繁开与关,致使产量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
油价大跌、领土纠纷、内乱等因素存在令上述地缘风险大范围升级的可能。一旦局势升级,原油期货价格将会迅速反应。不过,由于市场供应整体相对过剩,将弱化地缘局势紧张所造成的供应紧张的担忧,所以,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阴谋论流行:美国和沙特要把俄罗斯“弄死”
石油行业内发生的任何事情,很多都可以用阴谋论来解释。最近油价暴跌也不例外。
据凤凰财经的报道,最近《纽约时报》社论刊登了汤玛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讨论阴谋论的文章。这位前中东记者最近一篇专栏中发问:“这是我的幻想?还是一场全球石油战真的已经爆发?一方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伊朗。”接着他自问自答:“是的”,并认为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正试图将主要依赖石油收入的对手伊朗和俄罗斯置于死地。与此同时,阴谋论这一观点在俄罗斯也很流行。
俄罗斯《真理报》的重要新闻就是:《希望沙特摧毁我们的经济》。
事实上,沙特是剩余产能最多的产油国,历来都是左右石油市场的力量。油价出现泡沫,沙特就增产遏制价格升势,价格下跌就减产支撑市场。今年夏天结束时油价开始暴跌,市场普遍预期沙特如往常一样减产。但事与愿违,沙特上月宣布将致力“维持市场份额”,不会减产支持油价。
虽然人们不禁会从政治角度去解读沙特的做法,但它这个战略也可以多个经济理由去解释。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对沙特来说,美国不再是一个极度尴尬的政治盟友了。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但现在出现“叶岩油革命”了,美国从沙特的大客户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
由于叶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应对竞争的战略之一就是压低油价,迫使叶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目前,沙特一直不能使用这一战术,因为基于许多供应和政治因素,油价一直高于叶岩油生产成本。就在最近几个月,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意外大增,但需求锐减。从6月份以来,油价已经下跌大约25%,上周更跌破每桶80美元。
如沙特现在减产支撑价格,美国就可以扩大叶岩油生产攻其要害,阿拉伯半岛势必落得原油收入减少的下场。沙特目前可以采用的战略,就只有迫使美国成为另一个原油供应国。若这个说法是对的,它的意义将非常重大。这意味着油价下跌不会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而全球两大原油供应国之间将爆发频繁的价格战,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基本格局。
当然,也有人表示所谓的阴谋论之说有些牵强附会。
据网易财经的报道称,很多人自然相信金融与政治格局的关系深厚,但供求关系的变化才是所有外围因素的最终落脚点,经济复苏不力以及世界对原油能源的依赖度下滑才是其步步跌向80美元/桶的推手。
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由3.4%调低到3.3%,经济疲软之势依然明显;国际能源署(IEA)10月14日将今年石油需求日增长预期由70万桶调低到20万桶,为五年来最低。但需要看到的是,较低的能源价格带来的不会仅是负面影响,在经济复苏困难期,能源成本的降低对工业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技术发展,目前世界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远没有上世纪石油危机时那么重要,加之各国开采能力的提升和替代能源的飞速发展,以及美国长期投资开发的页岩石油开始进入产量高速增长期,导致今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同比上涨13%至9月份的880万桶,即将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因此OPEC对全球油价的垄断控制能力早已大打折扣。数据显示,目前非OPEC国家生产的原油占世界原油贸易的比重超过50%,而在1970年代只有不到30%。此外,不仅是OPEC与非OPEC国家难以协调行动,OPEC内部成员也经常意见相左。
众所周知,俄罗斯财政对石油收入十分依赖,俄罗斯向国际市场出售原油720万桶/天,构成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5%,其财政盈利线约为102美元/桶。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5%,油价下跌的伤害确有体现。但据85美元/桶的美国页岩石油成本来看,美国的页岩石油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几乎是必然的,受到牵连的还有200万人的就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并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
油价八连跌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受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影响,发改委昨日再次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自今年7月22日起,国内油价实现罕见的“八连跌”。本次调价落实后,7月22日以来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累计分别降低了1.11元和1.25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
那么,“八连跌”能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1。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私家车油耗成本明显下降。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L为例,本次调价后私家车主每月将减少23元左右的用油成本。如果综合“八连跌”累计降幅计算,每月出行总油耗累计降低185元左右。
2。降低物价,刺激消费。低油价使出租车、航空、旅游等行业都深受其益,减少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刺激消费。
3。国家原油进口成本降低。纽约每桶油价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收盘新低;伦敦布伦特每桶油价创下2010年9月以来新低。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分析,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
4。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油价冲高后迅速回落,涨到头了?市场已变得更复杂,或影响粮价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最近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关于油价的上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在上一次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已经突破了10元大关。
油价不断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
在6月中旬的一周,国际油价涨至120美元/桶附近,相比之前的百美元/桶有了不小的提升,因此拉高了国际油价的整体水平。
但是进入本周后,国际油价突然在冲高后迅速回落,甚至出现了单日波动幅度超过了10美元以上的情况。
那么,油价为何突然下跌了呢?
一、油价为何突然跌了?
油价下跌主要受3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在油价上涨时,不少投资热钱进入到原油市场炒作,使得原油及成品油市场变得更加火热。
但是随着美联储75基点的加息措施来袭后,使得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金融市场多个产品被抛售,盘面全线下跌,而原油市场自然也会跟着下行。
二是油价持续上涨是全球通胀不断高企的必然结果,但是美国却认为,正是因为油价上涨所以才引发了高通胀,并且在美国国内通胀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美国于近期推出了一系列为油价“降温”的措施,其中包括继续抛售战略储备原油,以及约谈石油公司要求下调汽油等产品的价格等。
于是在这种政策性的宏观利空下,美油领跌市场。
三是随着战略原油的持续投放,全球原油的商业库存出现了回升。
各大机构也纷纷对原油市场的库存变化趋势进行了推演,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原油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但是整体已逐渐进入到了累库的阶段。
这对整个市场来说,也算是一个缓和局面的消息了。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及叠加影响下,国际油价在冲高后迅速回落。
二、油价涨到头儿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说到过,我们的判断是,当前油价下跌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回落,而油价上涨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或者说原油市场整体的供需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一方面,俄罗斯原油因制裁供给下降,而全球几个石油生产大国却并没有要大幅增产之意。
其中有部分国家由于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设备老化等原因,增产难度较大,有心而无力;而更根本的原因则是,谁也不希望去盲目增产而破坏这难得的高利润窗口。
因此增产的计划要远远小于市场的缺口。
另一方面,当前北半球夏季来临,而今年多个地区出现了异常的高温天气,如印度、欧洲以及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高温热浪,进一步加剧不稳定的供给与旺盛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态势。
所以从供需层面来看,当前的油价的回落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回调。
换句话说,油价不仅没有到“顶”,而且恐怕今年内都很难扭转上升的局面。
三、高油价助推高粮价
油价与粮价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之前说过,当国际油价超过75美元/桶时,玉米、豆粕等作为生物燃料就是有利可图的,而当前国际油价已经远超75美元/桶的价格,这意味着生物燃料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
当前来看,粮食市场的波动主要还是集中在小麦上。
因为小麦是口粮,而俄乌两国又是小麦出口大国,因此冲突发生后,引发全球对于口粮的担忧,从而推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
不过近期也有一些利好的消息:
一是俄罗斯小麦预计将创纪录的丰收,其出口量也有望大幅提升;二是澳大利亚小麦丰产局势基本已定,今年收成有望创历史新高;三是近期美国冬小麦开始收获,目前来看,主产州的小麦蛋白含量较高,而春小麦的播种进度也渐渐提升接近往年的均值水平。
到下半年后随着各国的积极储备及应对,预计小麦行情将渐渐企稳,市场会有所缓和,但大概率仍在高位震荡。
而随着油价持续攀升,玉米等生物燃料需求将持续增长。
为了快速给油价“降温”,意味着更多的玉米将要被“烧掉”。
因此,上半年来看,玉米似乎没有出现太大的风头,但是到了下半年或有发力的契机,值得收藏。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油价或四连降,8月9日年内第15次调整,还能回到“7元时代”吗?
伦敦布伦特原油下跌2.66美元,收于每桶94.12美元,而纽约WTI跌破每桶90美元关口,收于每桶88.54美元,回到了2月10日之前的价格。国际油价都回落到了俄乌之争之前的价格,国内油价必然也会跟着下调。
油价还能回到“7元时代”吗?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涨麻了,你还记得年初的油价是多少吗?在去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调整后,国内92号汽油价格在7元左右,95号汽油价格在7.5元左右,也就是说整体油价处于“7元时代”。
之前,92号汽油价格平均8.5元左右,相比年初涨了1.6元;95号汽油9.1元左右,相比年初涨了1.69元;另外,柴油涨了1.67元。加满一箱50L,多花80元、84.5元,83.5元。
2022年8月9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下调130元,柴油每吨下调125元。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11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1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5元。
油价就算继续下跌,幅度也不会太大。不过,今年还有9次调整机会,有没有可能在年底重回“7元时代”呢?答案是可能性不大。
据美国高盛集团预测,2022年和2023年国际油价会很高。而英国石油公司也表示第三季度油价仍然会处于高位,埃克森美孚更是说未来3-5年国际石油都会吃紧。
在这样的背景下,短期油价出现了下跌,但长期来看,国际油价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各国央行加息,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确实在提高,IMF已经三次下调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对于国内车主来说,就别再幻想油价重回“7元时代”,高油价可能会持续。
油价即将下跌?现在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12月底。
随着2023年的日益临近,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的农民兄弟也很关心国家针对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尤其是随着元旦的日益临近,油价调整也将逐步启动,预计在1月3日开始,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将全面展开。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油价涨跌调整的相关趋势。
就在刚刚,纽约原油价格再次迎来下跌,在元旦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会有哪些新的变化?现在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到底是多少,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在2022年开始以来,全球原油价格迎来大幅上涨,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呈现了持续涨价。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各方面成本。
现在随着2023年的日益临近,涉及到油价调整方面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在经过连续下调之后,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处在下跌状态。
不过在当前油价调控窗口期当中,国际原油市场在迎来上涨变化!目前纽约原油、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在这一次油价调整窗口期间,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来看,在1月3日24时,新一轮油价调整将正式启动。
根据目前全球原油品种变化率情况来看,原油价格总体上涨幅度达到5.48%,相当于油价预测性上涨290元每吨。
根据目前的原油价格表现测算,预计汽、柴油价格总体涨幅将达到0.23元每升。
现在距离1月3日还有一段时间,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能够呈现持续回落,相信一路上涨的油价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根据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发布的2月交货轻质原油期货价情况来看,现在已经迎来小幅下跌。
总体下跌0.03美元,报收于每桶79.53美元,跌幅在0.04%。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哪怕在1月3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会迎来上涨,但相较于2022年的成品油高价来说,现在的油价已经迎来实质性的改善。
综合年度内高价和调整后的油价趋势来看,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跌幅率已经达到24.75%。
对于咱农民来讲,油价迎来上涨会进一步影响基层生猪、粮食调运成本,这对猪价、粮价行情也会带来一定冲击,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情况。
下面咱们来收藏一下12月29日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情况。
根据目前加油站的油价调整情况来看:
92号汽油最新限价7.58元每升;
95号汽油最新限价8.07元每升;
98号汽油最新限价9.05元每升;
零号柴油最新限价7.29元每升;
老道认为,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开始逐步回归到合理区间。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油价调整管理办法》来看,在1月份国内汽柴油价格总体涨幅相对有限,从长期趋势来讲,油价还将进一步呈现持续回落,让我们一起期待。
2023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国家针对乡村的发展也出台了系列利好政策。
哪怕油价上涨会对粮价、猪价带来冲击。
但老道认为,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保障,咱农民的种养殖收益一定不会差。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相关政策点个赞。
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未来石油价格肯定会反弹,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石油需求量大跌30%以上,油价自然会下跌。再加上,此前沙特、俄罗斯坚持不减产,又给油价重击。目前,油价已经在20美元/桶的区间上下徘徊。趣评之所以会认为油价必然反弹,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美国会极力保住页岩油产业,必然要抬升油价;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第三,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石油需求会反弹;第四,石油价格一直都是波动性的,有涨有跌。
第一,美国会极力保证页岩油产业。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低于35美元/桶,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就要赔钱。页岩油开采成本比较高,约在35美元/桶-45美元/桶之间。美国传统能源行业是美国总统川普最重要的金主之一,川普为何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就是为了这些传统能源行业的利益。所以,油价下跌以后,川普才不断呼吁沙特与俄罗斯。为了能够连任,为了继续争取能源产业的支持,川普也必然会出手提升油价。
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2016年,俄罗斯与欧佩克达成了减产协议。等到了2020年2月,俄罗斯拒绝继续减产,决定增加产量,也是导致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在俄罗斯拒绝减产以外,沙特也声明要提升石油产量。
现如今,俄罗斯与沙特达成了减产协议,两国每天减产110万桶原油。在两国宣布减产以后,国际油价有所反弹。未来,并不排除俄罗斯与沙特会继续减产,以保证原油价格反弹。毕竟,国际油价下跌,对于俄罗斯与沙特都非常不利。
第三,国际石油需求会有所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暴跌, 这是油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在3月6日-4月7日这一个月之内,石油需求由2180桶/天下跌到了1410桶/天。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减缓,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会增加,国际油价自然也会回升。现如今,20美元/桶区间徘徊,确实属于不正常的低价。
第四,石油价格具有波动性。国际原油价格本来就是波动的,20美元/桶-40美元/桶根本就不是常态。在2010年之前,国际油价还曾经超过100美元/桶。趣评认为,等到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油价就会恢复到40美元/桶-50美元/桶的区间。
石油是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品,又关系到美元的霸权地位,价格既不会长期维持高位区间,又不会长期维持地位区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