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10年,房子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孙宏斌一席话给我们启发

2.中产阶层的焦虑:如果不买房还能买什么?

3.房价用金价来衡量怎么样

4.发生经济大萧条时,最保值的是房子还是黄金?

5.为什么都盼房价下降?房价上升不好么?

未来10年,房子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孙宏斌一席话给我们启发

黄金跌房价涨-金价下跌房价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在2000年时,我国的平均房价只有2000元左右,而到了2020年时,我国的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9860元,接近了万元大关的水准。可以说这些年来房价上涨还是非常迅速的,短短20年的时间,房价上涨了4倍左右。而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这些年里,很多人都通过买房,实现了家庭财富的增长。

因为在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买一套房子空置两年的时间再卖出去,就能赚取几十万上百万的纯利润。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工作十年手中也积攒不下这么多积蓄。所以这就导致人们买房的情绪还是非常高涨,对于买房投资充满了期望。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家庭投入到买房投资的队伍当中,使得房价一直居高不下。

然而随着房价越发高昂,我国也出台了调控政策。对于这几年来说,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使得我国的房价也是出现了平稳的趋势。即使如此,房价也已经非常高昂,使得人们想要买一套房子比较困难。根据数据显示,在2020年时,我国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了9.2,可以说已经非常的高昂了。

要知道,按照平均房价收入比来说,就是家庭平均收入与平均房价的比值。而对于9.2的平均房价收入比来说,就是一个平均收入的家庭,需要9.2年不吃不喝才能全款买一套平均房价的房子。对此而言,每个家庭都会存在开销,不可能9.2年不吃不喝没有任何开销,而且对于现在来说,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已经超过了平均房价,这就使得人们想要全款买房无疑是痴人说梦。

然而就算是首付购房,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压力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单单是一个首付就掏空了家庭当中的积蓄,还要透支未来30年的收入,背负着巨额的房贷。对于很多人来说,担心的并不是首付的问题,而是房贷的问题,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每个月的收入都是这么稳定,万一失业的话,就断了收入来源,也没有钱能够还房贷了。到时候,只能面临断供弃房的局面,自己辛辛苦苦买的房子被银行拿去拍卖。

因此,对于人们来说,都想要了解一下未来的楼市行情,想要知道房价走势如何,这样的话,自己心中也有了着落。不然的话,在不买房的情况下担心房价上涨,已经买房了又担心房价会下跌。使得自己一直处于非常担忧的状态当中,导致自己的心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此而言,未来10年,房子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呢?孙宏斌的一席话给我们带来了启发。

孙宏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孙宏斌对未来的楼市还是很有信心的,只不过他看好的只有那些中高端住宅。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拥房率已经达到了96%,其中拥有两套房的占比31.0%,拥有三套及以上的占比10.5%,户均拥房1.5套。可以说,对于现在而言,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对于这些城镇居民来说,已经不缺房子居住,只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之前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使得自己买房时并没有考虑太多,根本没有考虑居住体验的问题,使得自己购买的房子,居住体验感比较差。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还是有着购房需求的,之前买房是为了居住需求,而之后再买房,就是为了居住体验的需求。因此,对于这些购房者来说,经济水平提高后,都会选择那些居住体验比较好的中高端住宅。

其实对于现在来说,我国的楼市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在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房价也是越发平稳。而对于那些小城市来说,原本房价就有些虚高,再加上人口不断流出,炒房客逐渐离场,使得这些城市的房价也是出现了下跌趋势。而对于那些大城市来说,人口一直在不断地流入,使得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而对于住宅来说,也面临着两极分化的局面。因为在房价逐渐平稳的情况下,居住体验比较好的房子,无疑是更受欢迎的。而且现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方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准。对此而言,我国的住宅可以说已经足够居住了,而且住宅还出现了过剩的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居住体验比较差的住宅,无疑会受到人们的嫌弃。对于现在的购房者来说,在买房时首先就要考虑居住体验的问题,如果居住体验不好的话,这套房子就没人愿意选择。而且对于现在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有房的情况来说,以后肯定会选择比自己现在的房子居住体验更好的房子。因此,对于中高端住宅来说,以后将成为人们购房的首选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以后来说,居住体验比较差的房子将会是“白菜价”,而那些居住体验比较好的中高端住宅将会是“黄金价”。

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中产阶层的焦虑:如果不买房还能买什么?

“要把手里的这套房子卖掉吗?”

全国拥有数套房的某财富管理机构总裁陆女士这样问。过去几年她买了好几套房子。因为工作忙,她没时间“倒腾”房产,几个月前本想出手杭州的房子,结果发现G20之后,杭州的房价又涨了;她在上海的房产也是,一不留神就涨了好几百万。

她应该为此高兴吗?要继续看着手里的房子升值吗——即使涨了这么多——如果有一天房价跌了呢?

如果把房子卖掉还能投资点啥呢?房产之外,陆女士拥有600-3000万元可投资资产。作为专业人士,她目测了一遍当下股市、基金、外汇、黄金等资产类别的收益表现,又把目光投回了房市。

但,心里还是不踏实,一些惶恐,一些不安。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感觉。不仅是这些私人银行眼中的高净值客户。即使是一般中等收入人群,对此也充满疑问。他们的可投资资产也许只有几万,或者10多万乃至上百万元。他们可能已经拥有一套仍在还贷的房产,或许还在为首付奋斗,他们身在北上广或者二线、三线城市,但困惑似乎是一样的:房子还能买吗?如果不买房子,手里的钱——不管是多是少,又该如何跑赢通胀,获得增值?

一种难言的焦虑感在不同市场、不同人群中蔓延。尤其是中产阶层,他(她)好像“病了”,得了财富焦虑症。

“资产荒”下三件事:房价、汇价、金价

“房价涨得邪,没房的绝望,有房的心慌;没想到的是,有些开发商同样如此。”市场唏嘘不已;流动性过多,市场太拥挤,机构与资本在抱怨优质“资产荒”。

房价还会涨么?在南京、杭州、在苏州,在济南,曾经久违的字眼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限价、限购、严打捂盘……一些被认为恶意炒作房价上涨和虚假信息的人被拘留,房价上涨已经引发新一轮的调控,而且正在波及更多的城市。

面对高房价,人民日报也出来喊话了,其微信公号发文《失去奋斗,房产再多也将无家可归》。明示:当努力奋斗还不如投机房产,就可能树立一种错误的导向和价值观。但“房产升值秒杀努力工作”之现象又让一些刚步入中产的人士顿生挫败感。

李先生是一名基建工程师,曾经在某国有企业的工程项目部负责安全工作。年过4旬的他在完成一定财富积累后,去年辞职开始自己做工程。刚买了新车且拥有五、六百万元存款,但焦虑感时时困扰着他。

据李先生介绍,目前其名下有一套房产用于自住,同时在北京郊区还有几百平米的宅基地。他说,在妻子眼中,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在北京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不少朋友和同事都在2010年前后买了房,虽然也曾有这种打算,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搁浅,就此夫妻俩还曾生过气。

“也想过改善一下家里的住房条件,但是目前这房价太吓人了,不敢轻易入手。”考虑到还有郊区的宅基地,一路上涨的房价使得李先生最终放弃了换房的想法。

辞职后,李先生每年有近百万元的收入,但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工程越来越难做,不但利润稀薄,三角债等信用风险更是不断打消着他的积极性。而仍未回本的股票投资使得他在今年不温不火的行情中保持着夹杂着悲观的理性。

“现在的确比较纠结,也比较沮丧,一直以来都觉得国内房价已经很高了,但是它仍然在涨,想想美国和日本的经历,很担心自己成为最后一个接棒者,也正因为此,自己错过了很多买房的时机。”李先生表示,自己手里的几百万存款并不算多,如何保值升值成了头疼的问题,“现在基本上是在买短期理财,收益年利息不到4%,真怕在房价不断上涨、人民币又出现贬值的过程中被稀释的不够生活,特别是看到跳广场舞的大妈坐拥几套房产时还会有一种挫败感。”

如果选择范围更宽泛一些,海外资产配置是一个好主意么?

不少高净值人士选择了海外买房,海外媒体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一些城市房价的上涨归结为中国人的购买力。即使没有买房实力的投资者,也选择将一部分存款转为美元,或者投资海外股市和固定收益产品。

汇率波动的风险无疑给正在升温的海外资产配置增加了几分热度。

波士顿咨询进行的一项调研发现,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的波动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贬值的预期,从而掀起了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的热潮。包括客户基础下沉,在尚未展开境外投资的客户当中,有超过50%的普通私行客户表示未来3年内会考虑进行海外投资。

波士顿咨询全球合伙人张越说,调研还显示,在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下,70%的高净值人群还是实现了约10%的盈利。“中国高净值人群自己对财富管理的能力,或者借助机构,其投资能力在逐步改善。”

荷马金融创始人叶程坤的感觉是,这几年的确出现了海外资产升温的趋势。这是一家专注于帮助中国居民海外投资的公司。根据这几年的观察,叶程坤说,大部分的中产和高净值人群的海外配置主要是两类:基础配置,像去香港买保险;另外是基础之上的稳健型基金。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2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房价用金价来衡量怎么样

呵呵,这个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了,03年的时候有一个四川农民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就用黄金交易价来作为地租的基础。黄金交易价是天天都在变,当时这位农民为了更准确数额,一般是当时地租,转换为,当年截止月份最高最低黄金人民币价格的平均值的倍数

下图是10年黄金让人民币价格

问题是今年黄金跌了,但是中国的楼价一点没有跌的迹象啊,已经连续56个月连续增长了

黄金退出货币舞台后和货币有联系但也不一定是必然的

当美元走强,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将只需数量更少的美元。当美元走弱,那么购买同样的商品就需要花费更多数量的美元。

商品价格的变动反映了换取该商品需要花费美元的增加或减少。因此金价的变动很可能(而实际上也确实常常如此)只是美元价值的变动。

当美元走强,金价常会下跌,反之亦然。这是我们所看到的金价变化的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黄金供求情况的变动。如果金价不仅仅在以美元计价的条件下,而且还在以欧元、英镑、日元和其他主要货币计价的情况下,价格都走高的话,那么我们就知道黄金的需求增加了,价值也的确上升了。

因此如果以美元计价的金价变高,而以其他货币计价的金价变低,那么我们能从中得出美元走弱,金价在以其他所有货币计价时价值实际下跌了。然而由于价格以美元计算较高,那么黄金价值给人以升高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供应量增加而导致的黄金贬值被走弱的美元所掩盖。

我们把金价的变动分为两个部分,这样可以看到金价的变动有多少是由于美元的走强或走弱导致的,多少是由于供求变化造成的。有趣的是,美元走强/走弱造成的金价变动同样应用于其他以美元计价的商品。

黄金指数的作用是决定市场上黄金的涨跌是真实的还是由于美元价值变动导致的,或者两种因素都有。

美元指数?是按照其他6种主要外国货币计算出的美元价值:欧元(57.6%),日元(13.6%),英镑(11.9%),加币(9.1%),瑞典克朗(4.2%)以及瑞士法郎(3.6%)。这是一种交易(FINEX)指数,并且已经成为全球使用的标准。

发生经济大萧条时,最保值的是房子还是黄金?

黄金,不管是房子还是黄金,都是维持生存的附加产品。即使你购买大量黄金,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很难变现,但是在灾难过后,可以变现换得资金,使得自己的事业发展有资金支持。

而房子的本质作用是人们居住的“窝”而已,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以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大家为之奋斗的动力和目标。而在经济差的时候,甚至是大萧条时期,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保命。此种情况下,房子的价值就大大缩水。拥有几套房子,不如拥有黄金或者几车粮食管用。

扩展资料

房子够住就好,不要多买,更不能负债去炒房。有剩余的钱可以购入适当的 黄金,黄金比房子更有价值,并且没有使用年限,全球通用。想带到哪儿去都可以。也有经济方面的专家认为,经济大萧条时期,最保值的并不是黄金和房子,也不是债券,而是粮食。

按正常的逻辑来说,经济越萧条,柴米油盐酱醋茶无疑就越保值,这一定的。但是,如果你大量的囤积这些商品,是有极大风险的。比如储存风险,这些东西难以长久存放,所以粮食虽然保值,但也不适合大量投资。

为什么都盼房价下降?房价上升不好么?

首先要提一点,财富上升,是一部分人们会感到快乐,而不要用人民。因为,这是一部分人得益,而不是人民得益,人民是个总体概念,否则也不会出现这么多跟房有关的社会问题。

关于房价上涨,可以说明资产增值,对于资产所有人来讲,他可以获得财富更多。但这个时候就有个问题,是可以获得,而不是已经获得。这其中有个发生与未发生的区别。就跟买股票一样,股票价格上涨,我拥有的股票价格上涨,我可以赚到比我投入多的钱,但如果没有卖掉的时候,就不能说明你已经赚到钱,因为价格有上涨也有下跌的时候。一旦价格大跌,我所有的股票或其他资产就缩水了,我就不会高兴。房屋也是同样道理,只不过股票价格波动往往要比房价要敏感要剧烈。

有的人喜欢房价下降,当然是希望用更少的钱来购买房,难道这是不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么?如同你要买雪糕吃,别人花了两块钱,而我想花一块钱,已购房的人所花的钱是被其他人获得,而不是那些希望房价下降的人赚去,这跟我希望不希望别人是否幸福真的没有关系。

记得,要选好最佳答案,别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