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北岸中区油价-奥克兰北部有哪些郊区
1.奥克兰国际机场的机场历史
2.中国航空货运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3.解放240马力的车,跑1公里要多少钱?油价是7.51元一升!
4.外航进入中国是先申请经营许可还是运行审定
奥克兰国际机场的机场历史
奥克兰机场的开建于1927年,同年十一月,该机场由查尔斯·林德伯格开幕。(查尔斯·林德伯格是第一位驾驶单人飞机横跨大西洋的人)。在早期,奥克兰机场是几个历史性飞航纪录的起点,如1928年查尔斯·京士福特·史密夫由该机场起飞,中停夏威夷,横渡太平洋抵达澳大利亚,与1937年阿梅莉亚·埃尔哈特(第一位一人飞越大西洋的女性),由奥克兰机场起飞计划独飞横越太平洋,可惜在太平洋上空失踪,从未寻获。
在1927年12月,波音运输公司(联合航空的前身)开始了往来奥克兰机场的定期航班。在1932年,环球航空也开始了在该机场定期航班的服务。在1943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接管奥克兰机场,该机场转变为军机往来太平洋群岛的基地。原有的民用航空部分,则移至旧金山国际机场。战后,航空公司逐渐恢复在奥克兰机场的航线业务。在1946年,西部航空(Western Airlines)开始在该机场营运,随后美国航空,环球航空与太平洋西南航空(PSA)也加入行列。
奥克兰机场的喷射客机航厦(现今的第一航厦)在1962年启用,为当时一个两千万美元机场扩建计划的一环。该航厦设有16个登机门,并设有空桥。在越战期间,World航空使用该航厦载运数以千计的军人往来奥克兰机场与美国在亚洲南部的军事基地。该扩建计划同时包括新建接待国际班机的相关海关设施,开启了奥克兰机场营运国际航线的年代。
在战后,奥克兰机场的流量陡降。但随着1978年航空管制取消法案的实施[1],激励了数家廉价航空公司开始了往来奥克兰机场的区间航线。这一波的营运增长,为机场筹措了一千六百三十万美元的收入,用以兴建第二航厦。第二航厦有七个登机门,当时由太平洋西南航空(PSA)与AirCal航空经营使用。
在1988年,联邦快递开始在奥克兰建立转运中心。在今日,奥克兰机场已经是美国航空货运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1990年代,西南航空在该地建立了一个员工派遣中心,并开始增加飞往此地的航班,成为奥克兰机场数一数二的主要航空公司。 虽然该机场设有接待国际班机的海关设施,但除了往来墨西哥以外,其余的国际航线业务却是零零落落。在过去,法籍Corsair航空曾经营由奥克兰机场到法国巴黎的Orly机场,而荷兰籍Martinair航空曾营运来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普机场。
在2003年5月,联合航空宣布迁出在该机场占地约2.79公顷的维修中心,将相关维修任务移往旧金山机场。随后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已表示接手使用该地的意愿。
自2006年起,奥克兰机场一直在进行整建更新。工程包括在第二航厦兴建27号到32号的新登机门。这些登机门于2006年夏天完工启用,该航厦新的行李提取区也同时启用,旧有的行李提起区改为安全检查站。衔接机场的周边道路也进行改善更新,工程预定于2008年完工。
在2008年,因为油价节节高涨,航空公司纷纷取消航班,在旧金山湾区三个机场中,奥克兰机场受创最深。其中,因为联美航空与阿罗哈航空的破产清算,多数往来夏威夷的航班被取消,虽然事后夏威夷航空每天增加一个航次往来夏威夷,但仍杯水车薪。同时,美国航空与大陆航空已经宣布自该年11月起,停止有所往来奥克兰机场的班机。该机场最大的航空公司西南航空也宣布从11月起削减每天六个班次,而联合航空也将自11月2日起取消往来洛杉矶国际机场的班机。
中国航空货运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一、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现状1.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在国家政策支持、航空货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和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航空货运在1990年开始进入成长期,航空货运量与周转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1990~2006年航空货运量与周转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均达15%以上,近五年来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航空货运已经成为我国航空运输发展新的增长点。 机场货邮吞吐量从1990年的65.8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753.2万吨,年均增长16.5%。2006年全国147个民用机场共实现货邮吞吐量753.2万吨,2006年上海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213.4万吨,居国内机场之首,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四大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5.4%,货邮吞吐量前10位的机场货邮吞吐量之和约占全国机场吞吐量的78%。2006年货邮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机场所示。 2.航空货运运力快速增长,货运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由于看好国内航空货运的发展潜力,航空公司纷纷加大了运力投入力度,仅2006年就增加大中型全货机8架,新投入运营4家合资全货运公司。2006年全行业共拥有民用运输飞机998架,其中客机952架,全货运飞机46架,货运总载重吨位约8800吨,其中客机腹舱载重吨位约6000吨,占69%,全货运飞机为约2800吨,占31%,货机的载货能力和所占比重均有了明显提高。在加快运力的同时,各大航空公司还纷纷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枢纽机场设立货运基地或货运中心。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机场都在进行货运基础设施改扩建,以提高自身在航空货运方面的竞争力。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北京首都机场第三次扩建完工后将使货运吞吐能力由60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将跻身于世界十大机场行列,长期以来限制首都航空物流发展的机场资源不足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侧,总投资36.2亿元的北京大通关基地项目建设已于2007年底陆续投入运营,该基地依托于首都国际机场,基本功能是打造一站式物流服务的航空货运仓储设施,建立一流的航空货运业机场服务支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从而成为为华北航空货运业服务的平台。 3.国家政策是航空货运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航空货运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成为推动我国航空货运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早在2004年4月,民航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国航空货运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放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准入,包括进一步完善国内航空货运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航空货运运输速度和服务功能以及建立航空货运市场监管机制。该《意见》的出台让民航总局最终确定“梯度开放”原则:积极开放航权,支持中外合资企业建立全货运航空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先货后客”原则。 事实上,在此《意见》出台之前,中国已经在开放航权方面进行了尝试。2003年5月,厦门开放第五航权,厦门机场成为民航总局对外国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的首个试点城市。随后,南京、海南等也相继成了第五航权开放的试点城市。2005年底,民航总局进一步针对上海全面开放了第五航权,标志着中国航空货运业开放进程的加快。在航权开放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与国外航空运输安排的灵活度,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在航线表、运力、第五航权、代号共享、包机等事项签订了较为宽松的双边运输协定。 2006年10月,国内首家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落户武汉。民航总局给予武汉最大的政策开放,主要政策包括:将要出台的相关运输改革政策首先安排在武汉试点;开放武汉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允许国内航空公司在汉设立分公司,对国内航空公司运营武汉到国内其他所有城市航线、航班等方面均采取登记制;积极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武汉直达的国际航线,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充分使用第三、四、五业务权(航权),支持国内航空公司经停北京、上海、广州的国际航线;在研究制定支线机场运营补贴和航线亏损补贴政策时,优先考虑向湖北倾斜;同时,涉及民航空管站管理体制问题,将在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中一并研究解决。 2007年,民航总局下发了《民航总局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2007]101号文件),在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运力增长等方面进行了宏观调控,其中:2010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对设立新航空公司增加更加严格的审批条件。但是对筹建货运航空公司、在申请时承诺主要利用夜间时刻运营将继续予以支持和鼓励。 4.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航空货运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货运飞机数量不多,货运能力总体较低。尽管近年来我国机队规模扩张较快,全货机数量也有了明显增加,但目前航空货运仍以客机腹舱载运为主,货机为辅。由于专用货机太少,使航空货运过分依赖于客运,难以与货运的增长需求同步,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客户对于航空货运服务在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公司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不强。2006年国际航线(含港澳)中国航空公司市场占有率28.3%,外航市场占有率71.7%,尽管与2005年相比,中国航空公司市场占有率有小幅提高,但这一数字仍反映了我国本土航空公司并没有成为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市场份额正不断被国际航空公司蚕食的严峻事实。 (3)航空货运呈现很强的地区间不平衡性、单向性和季节性。2006年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机场吞吐量合计共占全国机场吞吐量的84.2%,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往返航班之间、国际航线上出口航班与进口航班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载运率差异,使航空货运呈现很强的单向性特征。此外,国内和国际航线都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淡旺季间在载运率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飞机平均利用率不高。 (4)新设立货运航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尤其是飞行员短缺。伴随我国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飞机引进速度明显加快,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飞行人员短缺已和可用空域资源紧缺一起成为制约我国民航发展的两大瓶颈。 (5)货源以普通货为主,高附加值和快件等高端产品比重偏小。我国民航国际货运以纺织制品、玩具、工业制成品等传统工业制品为主,国外航空公司运输的多以高附加值、运输价格承受力强的快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为主。目前我国民航80%~90%的航空快件被跨国快递公司和航空公司垄断,由此导致境外航空公司国际航线收入远高于我国民航公司。 (6)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面配套与延伸服务存在诸多不足。长期以来民航业发展存在着重客轻货的现象,尽管近年来对航空货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滞后于需求,地面配套与延伸服务仍不能有效支撑不断提升航空货运服务品质的要求。 (7)国际货源大量流失到周边机场。囿于航线航班总量及结构、机场服务能力等因素,目前我国大陆国际航空货物大量由香港机场、韩国仁川机场、东京成田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等中转。如仁川机场作为全球货运排名第一的大韩航空的基地,利用海、陆、空联运的形式,吸引了我国大量的运往欧美国家和地区的货源。 二、航空货运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未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将受市场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航空货运市场发展面临着较为有利的环境,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1.市场因素 从市场需求面看,我国经济未来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及运输网络的全球化等因素将带动航空货运需求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国家民航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预计到2010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将达到570万吨,五年年均增长13%;货邮周转量将达到145亿吨公里,五年年均增长13%。2011到2020年,中国航空货运仍可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从市场供给面看,未来我国航空货运的供给能力将得到快速提高。首先,从机队规模看,未来几年我国民航新投入运力数量将得到集中释放,预计2010年民航运输飞机达到1550架,比2006年增长55%,机队规模的扩张将带来货运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其次,机场数量有明显增加,货物处理能力快速提高。预计2010年民航机场达到190个左右,比2006年净增43个。其中枢纽机场3个(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机场),大型机场8个,中型机场40个,小型机场140个左右。“十一五”期间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天津、青岛等37个机场将实施总体改扩建,机场的货物处理能力较目前大幅提高。第三,由于看好中国航空货运的发展潜力,中外航空公司都在加大对航空货运的投入力度。2.政策因素 除市场因素外,政策因素对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政府对于航空货运将实行更多的支持、鼓励和开放政策。主要的政策方向包括: ——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发展,支持发展全货运航空公司; ——支持航空公司开辟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建立货运枢纽; ——积极推进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深圳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优先开放国际航空货运市场, ——建立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提高货运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完善航空货运市场监管;等等。 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表态,“除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对外商投资继续实施必要限制以外,中国将逐步取消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在地域、股权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这也预示着,航空货运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未来将面临着更为宽松和开放的政策环境。 从国际政策环境看,未来航空自由化趋势将继续推进。目前对于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管理,无论是双边层次的自由化航空运输协定,还是多边层次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奥克兰宣言”,均把航空货运市场作为优先开放的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千年回合”谈判也可能把航空货运列入谈判范畴。对于我国航空货运客户来说,国际航空货运的自由化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航空运输服务,对于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培育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对于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及相关服务提供商来说,航空自由化既蕴涵着巨大的机会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三、未来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趋势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未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将主要呈现四方面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从总量上,长期来看中国航空货运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国内航空货运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的推动下,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际航空货运受世界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短期可能增幅趋缓。 趋势二:航空货运业酝酿结构性变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航权的逐步开放,外国航空公司开始纷纷进入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到目前为止,美国联邦快递、大韩航空、法航、意航、日航、新加坡航空等都开通了到中国的全货运航班。外航一方面采取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快速提高其在中国国内航线的覆盖面,如深航与德国汉莎合资的翡翠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长城航空货运公司均已开航;另一方面,加紧在中国建设航空物流中心,如UPS在上海建设国际转运中心,联邦快递在广州建立其亚太转运中心。中国本土航空公司也在通过重组兼并、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积极开拓航空货运业务,如南航计划组建独立的货运航空公司,重点开拓国际货运航线;国航和国泰通过交叉持股成为对方第二大股东,并计划在上海设立一家合资货运航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再加上高油价的压力,预计未来航空公司间整合与并购将更加频繁,我国航空货运业将出现结构性的变革,航空公司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趋势三:中国机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航空货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各大枢纽机场纷纷加大了货运硬件设施的建设与“软件”环境的改善。如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空货运直通关”工程,北京首都机场的大通关基地建设,广州白云机场已投入使用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未来几年我国枢纽机场的客户服务水平,尤其是中转服务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随着我国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机场收费体系改革的完成,目前我国航空货物大量由韩国仁川机场、东京成田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中转的局面将会得到大大改善,未来我国机场在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竞争中将逐渐占有主导地位,从而对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航空货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趋势四:航空货运加快由单一货运向综合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物流转型。未来随着航空货运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公路运输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视航空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结合,如航空运输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上快线等的结合,以期通过多式联运的模式完善运输网络,提高航空货运的可达性。在国际货运方面,航空公司通过加大与机场、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航空物流园区,缩短货运的通关时间,提高航空货运的品质。因此,未来,航空运输企业将加大运输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资源建设和运输组织的创新,推动航空货运由单一货运向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综合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转型。
解放240马力的车,跑1公里要多少钱?油价是7.51元一升!
百年世界汽车大事记
1886年 卡尔?奔驰制造出世界上首辆三轮汽车,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四冲程汽油机驱动的四轮汽车。
1888年 奔驰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供出售的汽车。
1889年 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
1890年 陆虎(Rover)开始生产汽车。
1891年 法国潘哈德与勒伐索首创发动机前置车型,研制成功汽车专用车架。
1893年 世界上第一个汽车牌照和驾驶证在法国颁发。杜里埃设计出美国第一辆汽油机汽车。
1894年 戴迪安获首届汽车公路赛冠军,平均时速12英里。P?狄塞尔展示第一台实用柴油机。
1895年 世界上首次官方举办的公路汽车赛在巴黎――波尔多之间举行。杜里埃获首届美国汽车赛冠军,平均时速5.05英里。美国第一家汽车公司杜里埃汽车公司成立。米其林兄弟在标致汽车上使用充气轮胎。法国汽车俱乐部成立。贝斯电动车问世。
1896年 亨利?福特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为了庆祝英国法律将机动车限速提高到19公里/时,举行了首届伦敦-布莱顿汽车赛。
1897年 奥兹汽车公司成立,并出产第一辆奥兹汽车。
1898年 波士顿举办美国首届汽车展览会。美国的哥伦比亚号汽车首先使用电灯照明,用于前灯和尾灯。查斯洛普?劳博特伯爵创造出63公里/时的车速纪录。梅茨格设立第一家汽车专卖店。
1899年 菲亚特汽车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成立。第一辆欧宝汽车出厂。纽约市成立美国第一家汽车修理厂。卡米尔?金纳特驾驶一辆电动车创造了106公里/时的车速纪录。
1900年 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登出全球第一份汽车广告。纽约市政当局颁发美国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1901年 奥兹汽车公司首先给汽车安装车速表。美国帕克特汽车上出现第一个手控点火提前装置。戴姆勒用”梅赛德斯”为自己的汽车命名。一辆罗克莫比克蒸汽车征服了美国科罗拉多海拨4312米派克斯峰。
1902年 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
1903年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别克汽车公司成立。一辆温顿汽车用65天时间横穿美国。在发生多起亡事故后,巴黎-巴德里汽车拉力赛停办。纳皮尔制成6缸发动机。欧洲出现V型8缸发动机。
1904年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成立。美国的汽车产量超过法国。哥博恩?博里的赛车速度达到167公里/时。
1905年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成立。69中文之家论坛
1906年 汽车”大奖赛”首次在法国出现。路边加油站出现。兰西亚汽车公司成立。
1907年 日本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旁蒂克公司前身-奥克兰公司成立。
1908年 福特推出T型车。杜兰特组建通用汽车公司。
1909年 布加迪汽车公司成立。阿罗?金斯顿推出4轮制动装置。
1910年 布加迪推出首辆顶置式凸轮轴发动机。阿尔法汽车公司成立。费迪南德?保时捷为戴姆勒公司设计的亨利王子实验车获得成功。
1911年 蒙迪卡罗开始举办汽车拉力赛。雪佛莱汽车公司成立。
1912年 卡迪拉克汽车采用电起动发动机。
1913年 哈德逊研制第一辆现代四门轿车。福特工厂安装了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1914年 道奇兄弟开始生产全钢车身的道奇牌汽车。玛莎拉蒂汽车公司成立。英国出现双层客车。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首先使用交通信号灯。美国的斯蒂培克公司首先在汽车上安装油量表。
1915年 福特T型车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70%,售价从850美元降至265美元。帕克德推出使用V12型发动机的汽车。雪铁龙公司成立。
1916年 发明挡风玻璃刮水器。
1917年 林肯汽车公司成立。三菱轿车出厂。
1918年 雪佛莱成为通用公司的一个分部。
1919年 本特利汽车公司成立。保罗?加利利用风洞检测汽车的流线性能。
1920年 马自达的前身东洋汽车公司成立。杜森博格A型车首次采用液压制动器。
通用公司首先采用了车顶内灯。
1921年 托马斯?米杰里与同事共同研究发现了四乙基铅在汽油中的抗爆作用。巴洛特2LS汽车采用双顶置凸轮轴(DOHC)。福特T型车占当时美国全部汽车产量的55.4%。柏林出现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美国的克莱尔发明了倒车灯。
1923年 福特汽车创造年产汽车超过200万辆的新记录。美国出现可选装的汽车收音机。奔驰公司制造出第一辆用于大奖赛的中置发动机汽车。杜兰特重组通用汽车公司。含铅汽油开始出售。
1924年 麦克斯威尔公司更名为克莱斯勒公司。美国平均7人拥有一部汽车。德国博世公司发明电动刮水器。
1925年 斯柯达公司开始生产汽车。
1926年 第一辆旁蒂克汽车在纽约车展上展出。富豪汽车公司成立。奔驰公司与戴姆勒公司合并。
1927年 福特T型车在生产1500万辆后停产。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曲轴箱换气装置和后视镜开始出现。亨利?赛格瑞的”阳光”赛车速度达到328公里/时。
1928年 福特A型车代替T型车。
1929年 世界汽车产量达到533万辆。亨利?福特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卡迪拉克使用带同步器的齿轮变速器。法拉利汽车公司成立。
1930年 布加迪制造了”皇家”号汽车。卡迪拉克第一次使用V6型发动机。
1931年 劳斯莱斯公司接管本特利汽车公司。保时捷设计公司成立。
1932年 阿尔法汽车公司推出第一辆单座位大奖赛汽车。
1933年 世界上第一家汽车**院在美国开张。丰田自动织布机厂设立汽车部。
1934年 日产汽车公司成立。克莱斯勒率先推出流线型车身轿车。雪铁龙推出前轮驱动汽车。
1935年 菲亚特推出500型微型轿车。
1936年 奔驰公司首先推出柴油轿车。保时捷博士设计的甲壳虫原型车面世。三菱公司销售首批柴油汽车。第一辆摩根汽车问世。
1937年 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五十铃汽车公司成立。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伊斯顿的”霹雳”汽车速度超过500公里/时。
1938年 美国别克汽车装上了转向闪光灯。
1939年 帕克德推出空调汽车。
1940年 美国汽车内开始安装安全带。美国军队开始使用吉普车。哥廷根大学开始研究汽车阻力、升力和侧风的影响。
奥兹率先推出全自动变速器。一种流线型的宝马汽车赢得了意大利1000英里公路汽车赛胜利,这对战后汽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941年 大众汽车公司首先生产水陆两用汽车。
1944年 韩国起亚汽车公司成立。
1945年 大众公司在英军控制下恢复生产。美国各大汽车厂研制新车型。
1946年 本田汽车公司成立。
1947年 日产生产达特桑牌汽车。当年全球汽车产量585万辆。第一辆法拉利跑车参加比赛。
1948年 陆虎越野车问世。捷豹XK120跑车在伦敦车展引起轰动。保时捷车型365跑车问世。林肯和卡迪拉克汽车开始安装电动车窗。
1949年 克莱斯勒使用盘式制动器。福特V8型轿车推出。雪铁龙2CV投产。
1950年 陆虎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当年全球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达到1057万辆。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举行。
1951年 福特公司提倡汽车碰撞试验。克莱斯勒推出助力方向盘。国际比赛中使用防撞头盔。
1952年 铃木公司开始制造摩托车。
1953年 克尔维特跑车推出,富士重工业公司成立。米其林发明子午线轮胎。
1954年 奔驰300SL跑车采用燃油电子喷射发动机。汪克尔设计出转子发动机。
1955年 福特推出雷鸟牌双座汽车。福特创造一天生产10877辆汽车的纪录。莲花汽车公司成立。丰田推出皇冠汽车。本年度全球汽车产量达到1363万辆。在法国勒芒大赛中,发生了一起最为悲惨的意外事故,84人丧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汽车”解放”载货车问世。
1957年 所有的瑞典富豪汽车均安装安全带。在2名车手和2名观众丧生后,意大利政府停止了1000英里公路赛。
1958年 中国 ”东风”轿车问世,这是中国第一辆轿车。
1959年 ”迷你”(Mini)车投产。本田在美建摩托车厂。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当年产量达到1392万辆。
1960年 装有前置发动机的法拉利跑车在汽车大赛中获胜。兰博基尼汽车公司成立。
1963年 全球汽车产量超过2000万辆。
1964年 保时捷911 跑车问世。唐纳德?坎贝尔用”蓝鸟”汽车创造了648公里/时的车速记录。
1965年 两辆水陆两用汽车横渡英吉利海峡。
韩国亚细亚汽车公司成立。
克雷格?博瑞德拉夫驾驶”美国精神”号喷气式汽车创造了967公里/时的车速记录。美国颁布”机动车安全法”。
1966年 查帕瑞2F赛车首次采用导流板。
1967年 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成立。
1968年 丰田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福特公司推出防抱刹车装置(ABS)。
美国第2亿5千万辆汽车出厂。
1969年 丰田累计出口汽车100万辆。年度全球汽车总产量2980万辆。奥迪汽车公司成立。
1971年 本年度全球汽车产量突破3000万 辆,达到3343万辆。耗资500万美元的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无花纹的赛车轮胎问世。
1972年 韩国大宇汽车公司成立。
1973年 克莱斯勒汽车装上电子点火器。通用汽车首先采用安全气囊。油价猛涨,小型车更加流行。本年度全球汽车产量为3992万辆。
1974年 最后一辆德国产”甲壳虫”在德国本土下线。高尔夫牌汽车投产。
1975年 保时捷推出涡轮增压式赛车,成为提速最快的公路跑车。
1976年 奔驰建成气流速度达270公里/时的汽车风洞,为世界之最。
1977年 中国第二汽车厂建成投产。雷诺在F1赛车上采用涡轮增压器。第一届国际电动汽车会议在芝加哥召开。年度产量4095万辆。
1978年 在英国,一辆太阳能汽车时速达到13公里。马自达推出双转子发动机双座运动车RX-7。日本研制出混合动力汽车。
1979年 巴西研制成功酒精汽车,并成为酒精汽车大国。
1980年 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4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1981年 福特在其轿车两侧装上机翼,改装了3辆”会飞的汽车”。日本研制出原地转向汽车。莲花独特的双底盘赛车被禁赛。德罗林汽车是第一辆,也是唯一一辆不锈钢车身的汽车。
1982年 奥迪100车的风阻系数为0.30,为当时最低。”甲壳虫”产量超过福特T型车。
1983年 理查德?诺布尔的喷气式”推力2号”车创下1019公里/时车速记录。
宝马的4缸F1赛车最大功率达到1000马力。涡轮增压器普及。
1984年 前苏联研制出双燃料汽车。
1985年 第一届太阳能汽车赛在瑞士举行。通用成立土星分部。
1985年 中德合资在上海生产大众轿车。
1986年 瑞克?梅柯创造了376公里/时的环形赛道平均车速记录。宝马展出Z1型赛车,车身采用塑料车身,升降车门。
1987年 五十铃在东京展上展出陶瓷柴油发动机。韩国汽车年产量达到97.6万辆。
1988年 丰田美国工厂投产。法拉利F40推出。
1989年 大众开发电力、柴油混合动力汽车。
1990年 世界汽车总年产量超过5000万辆。
通用开发出一次充电可以88公里/时速度行驶190公里的电动车。
1992年 法拉利跑车第500次参加F1赛车。
1993年 麦克拉仑碳纤维车身F1赛车推出。
1994年 中国政府公布”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确定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
赛纳在F1意大利分站比赛中身亡。
1997年 安迪?格林驾驶”推力SSC”号喷气式汽车,创下超音速的1221公里/时陆地最高车速世界记录。
1998年 大众和宝马公司分别购得本特利及劳斯莱斯汽车公司。
1999年 中美合资在上海生产别克汽车。奔驰汽车公司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联合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集团。
2000年 通用、菲亚特结成战略同盟。雷诺收购三星。3升路波轿车首创百公里油耗2.4升。
<a href="" target="_blank">这是参考网址!LZ自己看吧。
外航进入中国是先申请经营许可还是运行审定
一、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现状
1.航空货运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在国家政策支持、航空货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和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航空货运在1990年开始进入成长期,航空货运量与周转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1990~2006年航空货运量与周转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均达15%以上,近五年来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航空货运已经成为我国航空运输发展新的增长点。
机场货邮吞吐量从1990年的65.8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753.2万吨,年均增长16.5%。2006年全国147个民用机场共实现货邮吞吐量753.2万吨,2006年上海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213.4万吨,居国内机场之首,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四大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5.4%,货邮吞吐量前10位的机场货邮吞吐量之和约占全国机场吞吐量的78%。2006年货邮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机场所示。
2.航空货运运力快速增长,货运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由于看好国内航空货运的发展潜力,航空公司纷纷加大了运力投入力度,仅2006年就增加大中型全货机8架,新投入运营4家合资全货运公司。2006年全行业共拥有民用运输飞机998架,其中客机952架,全货运飞机46架,货运总载重吨位约8800吨,其中客机腹舱载重吨位约6000吨,占69%,全货运飞机为约2800吨,占31%,货机的载货能力和所占比重均有了明显提高。在加快运力的同时,各大航空公司还纷纷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枢纽机场设立货运基地或货运中心。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机场都在进行货运基础设施改扩建,以提高自身在航空货运方面的竞争力。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北京首都机场第三次扩建完工后将使货运吞吐能力由60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将跻身于世界十大机场行列,长期以来限制首都航空物流发展的机场资源不足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侧,总投资36.2亿元的北京大通关基地项目建设已于2007年底陆续投入运营,该基地依托于首都国际机场,基本功能是打造一站式物流服务的航空货运仓储设施,建立一流的航空货运业机场服务支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从而成为为华北航空货运业服务的平台。
3.国家政策是航空货运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航空货运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成为推动我国航空货运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早在2004年4月,民航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国航空货运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放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准入,包括进一步完善国内航空货运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航空货运运输速度和服务功能以及建立航空货运市场监管机制。该《意见》的出台让民航总局最终确定“梯度开放”原则:积极开放航权,支持中外合资企业建立全货运航空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先货后客”原则。
事实上,在此《意见》出台之前,中国已经在开放航权方面进行了尝试。2003年5月,厦门开放第五航权,厦门机场成为民航总局对外国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的首个试点城市。随后,南京、海南等也相继成了第五航权开放的试点城市。2005年底,民航总局进一步针对上海全面开放了第五航权,标志着中国航空货运业开放进程的加快。在航权开放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与国外航空运输安排的灵活度,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在航线表、运力、第五航权、代号共享、包机等事项签订了较为宽松的双边运输协定。
2006年10月,国内首家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落户武汉。民航总局给予武汉最大的政策开放,主要政策包括:将要出台的相关运输改革政策首先安排在武汉试点;开放武汉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允许国内航空公司在汉设立分公司,对国内航空公司运营武汉到国内其他所有城市航线、航班等方面均采取登记制;积极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开通武汉直达的国际航线,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充分使用第三、四、五业务权(航权),支持国内航空公司经停北京、上海、广州的国际航线;在研究制定支线机场运营补贴和航线亏损补贴政策时,优先考虑向湖北倾斜;同时,涉及民航空管站管理体制问题,将在民航空管体制改革中一并研究解决。
2007年,民航总局下发了《民航总局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2007]101号文件),在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运力增长等方面进行了宏观调控,其中:2010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对设立新航空公司增加更加严格的审批条件。但是对筹建货运航空公司、在申请时承诺主要利用夜间时刻运营将继续予以支持和鼓励。
4.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航空货运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货运飞机数量不多,货运能力总体较低。尽管近年来我国机队规模扩张较快,全货机数量也有了明显增加,但目前航空货运仍以客机腹舱载运为主,货机为辅。由于专用货机太少,使航空货运过分依赖于客运,难以与货运的增长需求同步,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客户对于航空货运服务在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2)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公司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不强。2006年国际航线(含港澳)中国航空公司市场占有率28.3%,外航市场占有率71.7%,尽管与2005年相比,中国航空公司市场占有率有小幅提高,但这一数字仍反映了我国本土航空公司并没有成为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市场份额正不断被国际航空公司蚕食的严峻事实。
(3)航空货运呈现很强的地区间不平衡性、单向性和季节性。2006年华东、中南和华北地区机场吞吐量合计共占全国机场吞吐量的84.2%,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往返航班之间、国际航线上出口航班与进口航班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载运率差异,使航空货运呈现很强的单向性特征。此外,国内和国际航线都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淡旺季间在载运率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飞机平均利用率不高。
(4)新设立货运航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尤其是飞行员短缺。伴随我国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飞机引进速度明显加快,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飞行人员短缺已和可用空域资源紧缺一起成为制约我国民航发展的两大瓶颈。
(5)货源以普通货为主,高附加值和快件等高端产品比重偏小。我国民航国际货运以纺织制品、玩具、工业制成品等传统工业制品为主,国外航空公司运输的多以高附加值、运输价格承受力强的快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为主。目前我国民航80%~90%的航空快件被跨国快递公司和航空公司垄断,由此导致境外航空公司国际航线收入远高于我国民航公司。
(6)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面配套与延伸服务存在诸多不足。长期以来民航业发展存在着重客轻货的现象,尽管近年来对航空货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滞后于需求,地面配套与延伸服务仍不能有效支撑不断提升航空货运服务品质的要求。
(7)国际货源大量流失到周边机场。囿于航线航班总量及结构、机场服务能力等因素,目前我国大陆国际航空货物大量由香港机场、韩国仁川机场、东京成田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等中转。如仁川机场作为全球货运排名第一的大韩航空的基地,利用海、陆、空联运的形式,吸引了我国大量的运往欧美国家和地区的货源。
二、航空货运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未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将受市场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航空货运市场发展面临着较为有利的环境,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1.市场因素
从市场需求面看,我国经济未来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及运输网络的全球化等因素将带动航空货运需求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国家民航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预计到2010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将达到570万吨,五年年均增长13%;货邮周转量将达到145亿吨公里,五年年均增长13%。2011到2020年,中国航空货运仍可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从市场供给面看,未来我国航空货运的供给能力将得到快速提高。首先,从机队规模看,未来几年我国民航新投入运力数量将得到集中释放,预计2010年民航运输飞机达到1550架,比2006年增长55%,机队规模的扩张将带来货运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其次,机场数量有明显增加,货物处理能力快速提高。预计2010年民航机场达到190个左右,比2006年净增43个。其中枢纽机场3个(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机场),大型机场8个,中型机场40个,小型机场140个左右。“十一五”期间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深圳、天津、青岛等37个机场将实施总体改扩建,机场的货物处理能力较目前大幅提高。第三,由于看好中国航空货运的发展潜力,中外航空公司都在加大对航空货运的投入力度。
2.政策因素
除市场因素外,政策因素对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政府对于航空货运将实行更多的支持、鼓励和开放政策。主要的政策方向包括:
——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发展,支持发展全货运航空公司;
——支持航空公司开辟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建立货运枢纽;
——积极推进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深圳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优先开放国际航空货运市场,
——建立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提高货运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完善航空货运市场监管;等等。
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表态,“除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对外商投资继续实施必要限制以外,中国将逐步取消服务领域对外商投资在地域、股权和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这也预示着,航空货运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未来将面临着更为宽松和开放的政策环境。
从国际政策环境看,未来航空自由化趋势将继续推进。目前对于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管理,无论是双边层次的自由化航空运输协定,还是多边层次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奥克兰宣言”,均把航空货运市场作为优先开放的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千年回合”谈判也可能把航空货运列入谈判范畴。对于我国航空货运客户来说,国际航空货运的自由化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航空运输服务,对于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培育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对于国内航空运输企业及相关服务提供商来说,航空自由化既蕴涵着巨大的机会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三、未来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趋势
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未来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将主要呈现四方面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从总量上,长期来看中国航空货运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国内航空货运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的推动下,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际航空货运受世界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短期可能增幅趋缓。
趋势二:航空货运业酝酿结构性变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航权的逐步开放,外国航空公司开始纷纷进入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到目前为止,美国联邦快递、大韩航空、法航、意航、日航、新加坡航空等都开通了到中国的全货运航班。外航一方面采取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快速提高其在中国国内航线的覆盖面,如深航与德国汉莎合资的翡翠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长城航空货运公司均已开航;另一方面,加紧在中国建设航空物流中心,如UPS在上海建设国际转运中心,联邦快递在广州建立其亚太转运中心。中国本土航空公司也在通过重组兼并、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积极开拓航空货运业务,如南航计划组建独立的货运航空公司,重点开拓国际货运航线;国航和国泰通过交叉持股成为对方第二大股东,并计划在上海设立一家合资货运航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再加上高油价的压力,预计未来航空公司间整合与并购将更加频繁,我国航空货运业将出现结构性的变革,航空公司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趋势三:中国机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航空货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各大枢纽机场纷纷加大了货运硬件设施的建设与“软件”环境的改善。如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空货运直通关”工程,北京首都机场的大通关基地建设,广州白云机场已投入使用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未来几年我国枢纽机场的客户服务水平,尤其是中转服务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随着我国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机场收费体系改革的完成,目前我国航空货物大量由韩国仁川机场、东京成田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中转的局面将会得到大大改善,未来我国机场在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竞争中将逐渐占有主导地位,从而对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航空货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趋势四:航空货运加快由单一货运向综合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物流转型。未来随着航空货运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公路运输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视航空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结合,如航空运输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上快线等的结合,以期通过多式联运的模式完善运输网络,提高航空货运的可达性。在国际货运方面,航空公司通过加大与机场、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航空物流园区,缩短货运的通关时间,提高航空货运的品质。因此,未来,航空运输企业将加大运输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资源建设和运输组织的创新,推动航空货运由单一货运向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综合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转型。
纪彦愈仟凰尺遥瀚构萩炜鹏培盟工带聍禁锵瑕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