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坐滨州到济南的汽车的请进

2.9.15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油价跌势“变脸”,猪价报复性下跌?

3.东营是成于油田,败于油田吗?

常坐滨州到济南的汽车的请进

掌握滨州油价的企业有哪些-掌握滨州油价的企业

就这点钱 忍了吧 我上学票价第一年82 现在涨到98了 我不还是忍了 滨州到济南就走220国道 暑假我走过 路况很好走 估计价格浮动不会很大

车票价格受影响因素很多 不如油价 路况 道路是否畅通(绕道的油钱) 等等 我看滨州到济南的路 除了油价影响外 其他都没有

我每次会家 学校移动公司都办活动 买车票送车费 不如买60的车票 就返60的花费 分6个月返还 就这点还不错

9.15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油价跌势“变脸”,猪价报复性下跌?

9月过半,农产品市场又有新变化,粮价、生猪以及成品油市场,价格“联袂下跌”!其中,粮价震荡偏弱,小麦滞涨,玉米受上量增加窄幅回落,而油价跌势“变脸”,跌幅明显收缩,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一、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

在玉米市场,目前,新陈玉米进入并轨阶段,新作玉米上量偏少,黑吉辽部分地区有零星收割,而在华北地区,上市多以蒜茬玉米为主!陈粮玉米价格相对稳定,企业受上量呈现窄幅调价的表现!

在国内南北市场,其中,东北地区,主流玉米价格企业报价企稳,黑龙江龙江阜丰以及扎兰屯阜丰报价上涨10~20元/吨,黑龙江行情普遍维持在1.295~1.33元/斤,富锦象屿30水分新粮开秤价0.98元/斤。

在甘肃平凉国维,河北秦皇岛鹏远以及秦皇岛骊骅,孟州汉永酒精,企业落价20~40元/吨,河北报价1.3~1.38元/斤。

而在山东地区,工厂到货粮源维持在680车,企业随着玉米上量有震荡偏弱的表现,其中,华义容海报价上涨20元,执行价1.412元/斤。

滨州金汇、沂水大地、沂水青援以及菏泽成武、泰安祥瑞报价下跌10元/吨,山东主流工厂报价1.36~1.44元/斤!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玉米上量,价格或将延续“量增价跌”的趋势,新陈玉米价格也将逐步形成并轨之势,新粮玉米或将高开,提醒贸易商前期谨慎囤货,随收随走为主,毕竟,按照往年经验,进入10月份,随着玉米集中上量,价格或将震荡下行,新作玉米或有高开低走的趋势!不过,由于今年玉米减产以及养殖业新周期的到来,需求端或将表现突出,玉米行情或将优于去年!

而在小麦市场,近期,小麦价格延续滞涨的基本面,天气转凉有利于支撑终端面粉走货,但是,由于秋粮玉米即将上市,市场重心转移至玉米的存储,因此,小麦价格收藏点逐步边缘化!小麦价格也将随着市场上量,延续窄幅震荡的表现,短期内需求反弹以及秋收小麦腾库将不断博弈,价格也将以横盘震荡为主!

目前,在国内市场,山东、河北以及河南地区,主流小麦产区,用粮企业报价以横盘为主,其中,山东菏泽飞翔面业以及山东天邦,小麦报价下跌10元/吨,而在河南周口五得利以及周口益海嘉里,企业报价上涨10元/吨!小麦制粉企业,主流报价依然维持在1.53~1.56元/斤左右,市场延续了僵持的表现!

个人认为,小麦价格滞涨,根源在于市场供给相对充足,而小麦需求面偏少,饲用不具备基础,虽然,随着天气转凉,居民面粉需求改善,下游贸易商也有备货的需求,但是,受限于小麦到货较为宽松,企业高价补库意愿不足,因此,小麦价格短期内仍将以横盘为主!但是,进入4季度后,随着市场余粮逐步减少,需求端逐步改善,小麦价格或将逆势走强,不过,对于高筋小麦来说,现阶段价格依然坚挺,陈粮高筋小麦成交价普遍在1.6~1.65元/斤!

二、油价跌势“变脸”!

9月15日,本轮油价调整进入第6个工作日,据了解,原油变化率维持在-6.32%,油价下跌幅度维持在260元/吨,油价跌势“变脸”,相比前一个工作日,油价跌幅回落30元/吨,本轮油价调整周期内,油价跌幅累计回落140元/吨!

油价冲低反弹,原油变化率不断回升,目前,按照原油变化率-6.32%预估,本轮汽柴油价格下调幅度260元,折合0.2~0.24元/L,私家车加满一箱92号汽油,估计少花10~12元,新一轮油价调整的窗口出现在9月21日24时!

目前,在国内市场,山东地区92号汽油8.4元/L;95号汽油9.02元/L;0号柴油8.1元/L

三、猪价报复性下跌?

9月15日,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猪价开启下行周期,那么,随着储备猪肉的投放,消费市场的掣肘,养殖端出栏认价情绪的反扑,猪价要报复性下跌吗?

据数据了解,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23.57元/公斤,环比前一日下跌0.11元,猪价跌势反扑,内三元跌至23.2元/公斤,土杂猪跌至22.81元/公斤!

在国内市场,屠企报价呈现窄幅震荡的态势,猪价涨跌互现,其中,浙江、福建、新疆、陕西、青海、湖南、内蒙、两广等,猪价上涨地区,屠企报价涨幅0.01~0.32元,而在贵州猪价上涨1.06元,报价24.7元/公斤;而在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甘肃、宁夏、河南、湖北、京津、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地,猪价普遍下跌0.01~0.3元,而在江苏地区,猪价下跌0.6元,执行价23.22元/公斤!

目前,猪价呈现横盘下挫的态势,支撑猪价下行的根据,一方面,消费市场掣肘表现凸显,白条猪走货难度增加,需求端表现明显降温,而新一轮1.5万吨猪肉放储再次开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消费端的颓势;另一方面,规模猪企出栏节奏恢复,生猪供给逐步宽松,集团化猪企大猪出栏难度较大,市场对于高价猪源抵触情绪升温,屠宰场受需求转差,收猪积极性下滑,高价收猪情绪回落!

因此,基于市场供需调整,预计,猪价有惯性下跌的趋势,但是,由于散户猪场出栏情绪不高,压栏现象依然存在,屠宰场面临生猪采购的难易程度不同,部分屠企上计划较慢,因此,猪价缺乏大幅下跌的基础,养殖端出栏盈利宽松,出栏表现相对灵活,这也限制了猪价的大幅回落!

9.15小麦滞涨玉米跌势不止,油价跌势“变脸”,猪价报复性下跌?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东营是成于油田,败于油田吗?

简单地将东营的成功与失败归于油田,似乎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不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东营的确是一座因油田而兴起的城市,但是他逐渐地没落,实际上是很多资源型城市的宿命。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东营市还不是东营市。

在当时,东营是山东省惠民地区广饶县东营村。

石油会战之时,华东地区的勘探人员在东营附近发现了油田,由于油田位于胜利村附近,这个由东营村、胜利村以及周边村镇组成的油田被命名为胜利油田。

1966年,运输原油的淄东铁路修建,东营拥有了第一个火车站。

石油改变了东营的命运。

就好像铁路改变了河北省石家庄村,河南省郑县的命运一样。

由于石油,东营获得了国家发展规划的青睐。

公路、铁路、火车站、机场,纷纷眷顾了这个渤海湾畔的小村庄。

甚至在1969年京校外迁之时,当时的中国石油大学也迁入了这座石油小城,并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1983年,东营成为地级市。

车牌号为鲁E,由此可见,地位并不低。

石油给东营带来了诸多难以想象的资源,由村发展成地级市,东营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

不过,大量涌入东营的人口,似乎并没有多少人为这座小城做过长期规划,本地土著也好,石油工人也好,高校老师也好,外地学子也好,东营这座城市构成简单,石油将大家聚在了一起,但是似乎并没有团结起来。

譬如,中国石油大学的搬迁。

2002年,中国石油大学开始盯住了山东基础设施与经济环境更加良好的青岛,之后,便没有留恋地将主要的学院搬迁到了青岛。

在山东省内部,2017年,东营的GDP为3801亿元,这样的数字,远超一些三线城市。

作为一座人口只有213万人的城市,东营的人均GDP可以说是十分可观。

但是,东营的危机,似乎也要比其他城市更加明显。

比如,人口老龄化。

2014年,东营60岁以上人口为35万人左右,在当年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

坦率地说,东营人口老龄化,已经是难以挽回的事态。

这或许才是东营真正的衰败。

石油的发现使得大量工人纷纷前来,高校的搬迁带来了大量的教师与学生,火车站促进了东营与其他地方的商贸交流。

但是,这一切似乎停了下来,石油带给东营的,只有这么多,剩下的需要东营自身创造的,很显然,东营创造不出来了。

于是有才能有技术有野心的人选择用脚投票,离开了这座城市,中国石油大学的搬迁是一个标志,而人口老龄化则说明,东营难以吸取年轻人口。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了,难以离开。

东营的兴起,是自然蕴藏的石油资源。

但东营的衰败,应该是,原本眷顾给东营的优质资源与优秀人才,决意离开吧。

如果您到外地,别人问你是哪里人,说东营的话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如果说胜利油田,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由此可见东营市的知名度还是需要油田来打响的。

现在我对悟空的问题提出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东营也算资源城市,依托于胜利油田,而且所有的建设也是让步于油田,所以在东营你想不到的地方都会出现油井,抽油机也许在小区里,也许在路中间。并且,东营市是山东省人均工资最高的城市,这项荣誉得益于油田职工的贡献,所以毋庸置疑的是东营肯定是:“成也油田”。

那么能不能“败也油田”,就得看东营的经济构成,和地方企业的发展方向了。炼油,化工,轮胎,有色金属是东营经济的支柱,如果哪天没有油了,估计炼油厂肯定是不存在了,而其他的又是高污染行业,所以东营如果在石油枯竭前能转型成功,也许还行,反之不容乐观。

反正我是不看好东营的,地方和油田矛盾太深,东营市人员构成复杂,治安不是很好是主要原因。

知道2017年油地经济比例吗?1:9,确切的说是11%:89%,地方经济早已经是东营的主体了。其实现在油田包括之前,油田的收入绝大数贡献给中央了,地方获得的并不多,油田的贡献在于东营最初的基础设施是依托油田建起来的,东营最初的高消费人群也是油田职工,带动了地方经济最初的发展,当然还有全省前列的高物价。

现在油田确实已经有些没落了,而东营还没有败!我们现在已经不提油城了,现在东营的目标定位是: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 旅游 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东营也已经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发展到149家。东营现在的支柱产业是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产业”,现在石化产业很大一部分是用的进口原油,质量比油田的好,价格还低。东营的石油装备制造国内外闻名,装备制造业最集中的东营区的石油装备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80%、全国的30%。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石油装备企业达7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9亿元。东营正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现代高效农业、文化 旅游 产业“四大潜力产业”。这几年东营正大力发现这几大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以航空航天为例,建设了中国商飞试飞基地,C919正在这里试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正在建设,空客中国再交付中心也有望落户东营;高效农业去黄河三角洲农高示范区看看就能看到东营农业的未来了……

说东营败也油田的朋友怕是有些想当然了吧!

东营成于油田但不是败于油田。败也是败于他自己。东营市的许多居民来自全国各地本来应该是文化多元包容性强,实际上不是当地人本位主义严重吃地皮行为成风。建市多年还油田地方经纬分明油田人一直没有被真正的被看成是东营市的居民。更不要说是外地来东营的务工人员。东营不消灭地痞文化是会严重影响东营未来的发展。

可能很多人连“东营”这个地名都没有听过,不知道它在哪个犄角旮旯,但说到胜利油田,它的名声却如雷贯耳,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胜利油田的大本营就位于东营市。

先有胜利油田,后有东营

1955年国家在华北平原勘探石油。1961年,在东营村(记住,东营是一个很小的地名)附近打的华8井,首次见到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1962年,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随后,大规模的石油会展开始了,大量的石油技术人员、工人及其家属涌入今天的东营境内。 1950年开始,今天东营境内的广饶、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东营地级市建立。1989年胜利石油管理局正式成立,机关主体位于东营市。因此,胜利油田和东营关系是,先有胜利油田,后有东营市。

东营的经济发展

因为有胜利油田的存在,东营的石油、化工、专用设备等行业规模巨大,极大地带动及当地的经济发展。2017年东营市GDP达到3800亿元,对于一个人口只有220万的地市来说,经济规模很大了,因此其人均GDP名列国内前茅,人均生产总值177376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26271美元。

2017年,东营2235万吨,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比重为11%。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产量也很高,石油开采和加工业成为了东营的经济支柱。

非也,非也。东营成也油田,败就不会说了!东营炼化产能能炼胜利油田三个的年产量,实际炼油田两个的年产量。假如油田大规模裁员下岗达百分之五十,将对东营经济近乎毁灭性打击。油田人消费量的占比远大于GDP的占比。文化建设也领跑东营市,与济南青岛看齐。没有了油田的东营市,只好和莱芜并肩了!

就一句话!没有了石油,东营就是一个村!转型失败!看看这几年东营还有几台提油机在运转?!自己开采的石油比进口的还贵!难怪每年两桶油都说卖的越多,亏损越多!再看看这里面东营市几个县区的发展,别的不很清楚,广饶哪有发展。简直就是倒退。除了不停的申请各种城市的荣誉称号,狂提房价之外,别的还有啥?一个人口五六十万的小县城,房价都万元左右,简直就是扯蛋。轮胎化工企业接连倒闭,烂尾楼不断出现。就连惠及民生的中医院和开发区卫生院的大楼三年还没有建起来,徘徊在烂尾的边缘。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东营确实成于油田,但是没有败于油田。因为目前东营市还是在正常发展,生产总值受到油价带来的油田产值减少的影响,但是没有败落,因为还有其他的产业撑起了半边天。

所以,说东营败于油田是不对的。其实东营一直在发展油田以外的产业,虽然有些企业和油田的关联度比较大,但是也可以向外发展。所以胜利油田作为央企,对东营市的影响虽然很大,还没有达到可以衰败东营市的地步。

所以我们相信,东营市也会逐步加大其他替代产业发展的,因为有 历史

教训的。

以前叫惠民地区,归滨州管,早一批来的油田人都知道东营这片最擅长的是要饭,饿人的事太正常了。后来大量油田人口涌入,当时的油田的待遇好,工资高,直接带动消费,尤其是90年代末大量东北和南方地区的人涌入经商。东营经济飞速发展,带这个时候东营本地人的存在感微乎其微。直到21世纪,国家大改企业就是企业,不能有公检法,学校医院等等。而且房地产崛起,东营靠卖地皮发家一大批。有了资金从而各类企业也都崛起,反而油田天天改革走上下坡路了。油田是资源型城市,虽说天天喊生态 旅游 型但是拿出手的没几个地方。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地方的人!成于油田是肯定的!败于油田是谬论!因为,东营立市是因为油田的发现发展,因为油田的产值,会战的人口和中石油的投入,否则,以当地的农业,人口数量绝无可能挤身于地级市的层面!东营市依靠油田的技术,人才,产业优势,选择了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发展,一方面建设炼化企业,一方面把装备销售到油田企业,东营市的发展少了油田成吗?你们把油田和地方切割的如此干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吗?还是少些夜郎自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