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财富首席解读——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回暖支撑油价,后市重点关注OPEC+动向(建议超额配置)

2.原油和黄金上涨会对现在的股市有影响吗?

3.现在股票都在跌吗?有不有涨的?如果现在买进跌的价,在今后有可能会涨吗?

4.「观察」就这样把低油价征服

《新财富首席解读——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回暖支撑油价,后市重点关注OPEC+动向(建议超额配置)

中国石化高油价下盈利能力_中石化油价太高

投顾点评:受OPEC+谈判破裂影响,周一国际油价涨破77美元,创近三年新高。市场的聚焦开始转向OPEC+的分歧会否扩大化,预计OPEC+产出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利空短期内还将形成下行压力,但持续时间或不会太久,OPEC+是否将在8月初既定会议前再次举行磋商,值得密切关注。从成本端来看,近期国际油价运行在70元/桶上方,尽管市场对于OPEC未来供应调整仍有猜测,但短期来看,考虑到夏季出行旺季到来,预计成品油消费将对油价形成支撑。在全球经济数据逐步回暖背景下,建议关注产业链龙头标的:中国石化(600028)、中油工程(600339)、荣盛石化(002493)、恒逸石化(000703)、东方盛虹(000301)、卫星石化(002648)、桐昆股份(601233)、万华化学(600309);给予“超额配置”建议。

风险提示: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影响

(投资顾问林旭锐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5100004)

研报来源:

研报名称:《石油化工行业:油价推动上游板块业绩提升,再次验证大炼化盈利稳定性-2021年半年报业绩前瞻》

分析师姓名:谢建斌

发布时间:2021-7-8

发布机构:申万宏源

详细内容:

原油价格同比、环比上涨,成品油价格上调:2021年4、5、6月Brent原油均价分别为65.3、68.3、73.4美元/桶,波动区间为62.2—76.2美元,2021Q2均价为69.1美元/桶,环比上涨12.7%,同比上涨106.9%,收于75.1美元/桶。2021Q2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4次,下调0次,累计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上调600元/吨、580元/吨。

新加坡炼油价差、乙烯裂解、PDH、丙烯酸与丙烯、煤制甲醇、聚酯产业链价差环比扩大:2021Q2新加坡催化裂化价差为3.9美元/桶,炼油价差环比增长0.4美元/桶。2021Q2石脑油裂解乙烯平均价差为274美元/吨,环比增长84美元/吨;丙烷脱氢平均价差为388美元/吨,环比增长64美元/吨;丙烯酸与丙烯价差3701元/吨,环比增长49元/吨;丙烯酸丁酯价差7259元/吨,环比收窄174元/吨;丁二烯与石脑油平均价差449美元/吨,环比增长102美元/吨。聚酯产业链方面,2021Q2PX与石脑油价差为254美元/吨,环比增长44美元/吨;PTA-0.655*PX价差为552元/吨,环比增长33元/吨;

POY-0.86*PTA-0.34*MEG平均价差1605元/吨,环比增长170元/吨。

行业重点公司2021第二季度业绩预测如下:油价上行带动上游开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炼油盈利好转,中国石油——油价上涨释放业绩弹性,预计净利润253亿(同比增长390亿元,QoQ-9%);中海油服——受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政策及油价复苏共同利好,预计净利润7.4亿(YoY+29%,QoQ+308%);海油工程——主营业务FPSO订单向好,作业量持续提升,预计净利润3.5亿(YoY+472%,QoQ+192%)。炼化一体化企业受益油价上行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盈利稳定性,荣盛石化——浙江石化二期逐步投产,炼化一体化盈利稳定,聚酯产业链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40亿(YoY+102%,QoQ+53%);恒逸石化——文莱项目受益成品油价差扩大,涤纶长丝景气向好,预计净利润15亿(YoY+38%,QoQ+24%);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盈利稳定,PTA受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预计净利润44亿(YoY+30%,QoQ+7%);东方盛虹——聚酯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为7亿(同比增长8.3亿元,QoQ+16%);桐昆股份——受益聚酯价差扩大,预计净利润23亿(YoY+291%,QoQ+33%)。石油化工企业方面,卫星石化——丙烯酸及酯价差维持高位,产销量环比提升,预计净利润13亿(YoY+175%,QoQ+13%);广汇能源——受益煤制、甲醇、天然气等品价格上涨,预计净利润为5.7亿(YoY+47%,QoQ-29%) ;宝丰能源——公司受益焦炭景气上行,预计净利润16亿(YoY+26%,QoQ-7%)。

投资建议:1)从竞争力、盈利稳定性、产能投放一体化的大炼化角度,重点推荐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2)乙烷制乙烯的成本优势,及丙烯产业链受益角度,重点推荐卫星石化。3)油价反弹、煤化工成本优势和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宝丰能源。4)油价大幅上涨的弹性,同时从海外上游缩减资本开支、国内加大能源安全保障角度,建议关注中国石油、广汇能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油工程等。

风险提示:油价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影响。

栏目说明

本资讯栏目名称为《新财富首席解读》,主要内容为我司投资顾问对新财富获奖分析师的研报进行解读,是我司投资顾问对研究报告的再次加工,非新财富分析师本人解读相关公司、行业或市场,特此说明。

原油和黄金上涨会对现在的股市有影响吗?

首先,原油,黄金,美元的联动性非常强。所以,我们先讨论他们三个的关系。

黄金和美元是负相关关系。以我长期在分析指导黄金,白银,原油市场行情的经验来看,国际上黄金价格以美元计价,因此受到美元价格的波动影响。美元的升贬会直接影响国际黄金供求的变化,从而导致黄金价格的变化。需求方面来讲,黄金是美元计价,当美元升贬时,会导致其他货币同价值的黄金购买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或者刺激需求。因此金价格也会伴生变化。货币角度来讲,2者都是硬通货币,当风险环境以及风险激发避险情绪,则会推动这2者的购买意愿。"乱世买黄金”这样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出现正相关。 原油和美元也是负相关。同理原油国际计价也是以美元计价,美元的汇率波动也会如上述对原油造成影响。但是区别于,原油属于必需品。美国掌握了大量的原油输出渠道,原油作用于工业发展。当美元出现升贬值时候,也决定了供应量。以此来控制国内的资金流通情况。因此,他们2者是负相关。原油和黄金。原则上是没有关系。但是二者都是受美元影响,所以多数情况下把他们2者列为正相关。

而股票反应的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局面。所以,当美国股市大涨时将另原油,黄金承压下行。反之提振原油,黄金上行。

最后,仅仅作为首饰和少数工业原料的黄金白银在其商品属性上远远不如作为燃料及化工原料的原油来的强。前者并不是刚需,后者毫无疑问为刚需。

所以,在中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工业大国的股市出现大跌的时候。将会令原油的工业需求降低。从而使得原油价格下行。7月的A股暴跌使原油大跌近10%正好佐证这一点。

现在股票都在跌吗?有不有涨的?如果现在买进跌的价,在今后有可能会涨吗?

今后肯定会涨,但是需要时间,具体多少时间谁也预测不到!简易楼主如果现在买股票一定不要做一锤子买卖(不要一次性买进,那时行为!),看好一只股票要分批分次定时定量逐渐买进.这样即使下跌你也能不断摊薄成本.抢占先机!

「观察」就这样把低油价征服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王建君 张宁宁 王 青 吴义平 曹庆超

自1967年石油超越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之后,人类 社会 就进入了油气时代。直到现在,全球每年仍然有近55%的能源来自油气。在全球推进能源转型和去碳化背景下,油气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扮演能源重要角色。

在低油价的困局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化,中国石油公司首先应坚定发展油气产业的信心,通过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加强 科技 创新,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高质量地参与国际油气市场。

推进低成本发展

由于石油市场外部环境以及富集地区、品位、开发作业难度等行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全球油气行业资本回报率已呈现下降趋势。2010-2019年平均资本回报率已降至7.92%,而本次低油价的出现无疑使得石油公司的生存和盈利变得更为艰难。低成本发展已成为石油公司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发展道路,维持现金流稳健,守住发展底线。

低成本发展不仅是高油价期间石油公司创造利润的重要手段,还是低油价期间石油公司维持生存的关键支撑,更是市场需求增量萎缩、主体竞争激烈下,提升和巩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举措。

2014年以来,无论是国际石油公司,还是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在诸多发展战略中都包含了提质增效、严控成本的战略举措。

如英国石油通过关注有竞争优势的油气,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来降低完全成本。雪佛龙通过增加产量、回报驱动的资本分配、高质量的资产组合等,降低成本结构。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近年来也在不断通过压减上游生产成本来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低成本优势。成本控制与优化一直是加拿大自然公司重要的战略,公司持续致力于降低油砂开发生产成本。

立足当下低油价,面向长期不确定的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中国石油公司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低成本发展道路,做好生产运营的投入与产出平衡,从关注数量转向注重效益,提质增效,深挖降本潜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做能源转型的积极引领者。

中国石化提出将贯彻“改革、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聚焦全产业链系统优化,着力拓市场、防风险、抓机遇,尽最大努力减少肺炎疫情和油价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海油执行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更谨慎的投资决策,更注重现金流管理,削减年度资本支出预算。一季度末已将年初122亿~136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预算削减至107亿~122亿美元,削减幅度超过11%。

聚焦技术创新

当前油气行业已经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变革期。依靠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等成为公司转型的关键,也是公司走低成本发展之路的重点。

结构性降本是当下及更长时期降本的关键。以往的结构性降本举措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和项目简易化实施等方面,而结构性降本中最具潜力的智能化、数字化等 科技 降本才刚刚拉开序幕,直到近年才得到各石油公司普遍关注。

根据伍德麦肯兹的统计,数字化对油气上游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对全球油气运营成本的直接影响大约为400亿美元,对全球钻井业务的影响约300亿美元。

国际石油公司近年来都在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道达尔通过将数字化技术与工厂化运作方式相结合打造数字工厂,以此实现降本增效。数字化的基础是设备、项目、企业的数字化运作,关键是基于数字的管理优化与智能决策。

中国石油公司要坚持没有不能数字化的业务、领域与设备的理念,实现对所有业务、所有层级、所有设备的全数字化。在管理优化与智能决策方面,则要关注独立并具有高决策权的管理机构、智能/数字化人才团队以及工厂化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撑技术创新与公司的数字化建设,需要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创新激励机制,发挥创造活力,增强治理效能。

优化海外资产结构

当前,低油价波动是石油市场最大特征。回顾 历史 油价波动趋势可以发现,油价波动并非无规律可循。油价的周期性波动是石油行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每一次油价波动周期市场格局演变可以发现,成功的石油公司不仅注重在低油价时期下的求生存策略,同时还拥有周期性低油价窗口期超前的战略布局意识。

道达尔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4月低油价窗口期积极布局非洲资产,持续做大做优非洲区域;2020年7月雪佛龙斥资50亿美元收购诺贝尔能源公司,以扩大其核心优质资产规模。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部分国际石油公司的资产组合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许多相对重要的资产也被剥离,体现出资产组合及地域分布进一步聚焦的趋势。

当前低油价背景下,上游主要油气公司均面临严峻生存压力。效益下降、资金短缺都迫使油公司具有出售资产及与其他公司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部分甚至不得不出售重要资产以偿还债务。建议中国石油公司把握本次低油价窗口期,谋划长远发展,积极关注上游油气市场,依靠资金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海外优质资产交易,优化布局海外油气资产结构。

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2014年以来油价的大幅振荡以及需求低迷,对油气行业产生了渐进式的重大影响。能源转型长期趋势及经营压力,使得石油公司仅通过做大业务规模或做宽业务范围的方式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阻力逐渐增大。

为应对行业外部形势的变化,国际石油公司在保持业务规模的同时,持续多措并举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主要包括聚焦和强化核心业务、发挥一体化优势、借助金融手段对冲风险、提升管理运营水平等。

例如,2019年以来英国石油、雪佛龙、道达尔等深度聚焦经营核心,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持续构筑一体化业务链,西方石油公司持续提升管理运作水平,以及取套期保值等多种金融手段对冲市场风险,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结合近两年行业新形势及其他石油公司的重要应对举措,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灵活应对低油价冲击,加强一体化优势,协同勘探开发、炼化、销售及其他业务,实现利益互补。积极发挥内部“甲乙方”一体化优势,依靠石油公司内部勘探开发与工程服务公司的协同优势,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应该树立全球行业业务链一体化优势,充分借助全球产业链服务伙伴的技术经验优势,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培育长期业务合作模式与互信,实现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及非常规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强化对风险的研判与管理,加强油价、产量与投资的周期波动性把握,统筹上游资产优化、勘探开发策略、油气生产运输规划及下游销售策略等关键业务,提高石油公司生存能力。同时从金融市场出发,借助期权、期货、互换等多种金融工具,构建套期保值组合,锁定油价风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对油价波动风险的应对能力。

中国石化2020年全年资本支出207.7亿美元,二季度宣布削减全年资本支出20%~25%,支出规模相应下降到160亿~170亿美元,重点用于胜利、西北原油产能和涪陵、威荣页岩气产能建设,以及天然气管道、储气库、境外油气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推进。

构建“天然气+新能源”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倒逼世界各国加速向低碳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在于能源系统的变革,即从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向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主的新能源转变。因此,发展新能源是所有能源公司,特别是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石油公司面向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新能源、构筑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以英国石油、壳牌等欧洲石油公司为代表,纷纷提出雄心勃勃的“零碳”或“低碳”发展目标,构建“天然气+新能源”发展模式,并将其上升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在实践中也将提供低碳清洁产品等列入公司使命,足见其重视程度。

2019年以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等一些国家石油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将新能源业务与天然气等低碳业务单独设立为一个新的部门,关注并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

对于中国石油公司而言,发展新能源业务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内在要求与重要部署。2019年中国海油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风电业务,标志着中国海油积极 探索 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发展,助力能源公司发展目标。

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结合矿权区内新能源禀赋特点与技术优势,积极有序推动新能源业务,推动公司能源转型。

完善管理体系

近些年来市场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一是油价大幅波动需求低迷,市场竞争加剧;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化转型成为石油公司顺应 社会 发展、彰显 社会 责任、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要求。

为了适应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石油公司纷纷调整优化管理体系,以实现对外部变化冲击的有效快速反应。

以低碳化转型为例,国际石油公司通过重点调整业务布局,关注天然气和新能源等低碳能源业务的发展推进公司转型。

为了实现低碳化转型目标,国际石油公司进行了大幅上层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调整,以统筹适应业务发展。2016年以来,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先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其中,壳牌于2016年成立天然气一体化部门,统筹负责天然气上中下游以及技术研发等各项业务。该部门成立是低油价下壳牌持续获得正现金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达尔和英国石油则将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合并为一个部门,全面布局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加速低碳转型。

基于此,建议中国石油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公司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公司运营的去行政化,让公司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同时,建议针对海外深水、天然气、新能源等高端业务成立专门机构,统筹优势推动相关业务深入发展,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产储供销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立足国内外两种的油气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9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45%。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面临较大的挑战,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现实选择之一。

2019年,中国石油公司纷纷制订“七年行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以中国石化为例。

中国石化2019年勘探支出增至23.6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5.3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落实了2个亿吨级石油增储阵地和6个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增储阵地,形成了4个超千万吨石油整装探明储量区、4个超300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区。2019年开发支出增至55.2亿美元,比2018年提高了29.3%,结束了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势头,油气产量0.64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7%。

然而,2020年暴发的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给石油公司经营投资活动带来严峻挑战。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动国内油气稳产增产,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拓宽资金渠道,通过企业债券、增加授信额度以及深化改革、扩大合作等方式方法,推动勘探开发投资稳中有增,在国家层面上为落实“七年行动”提供了政策保障。

作为增储上产的责任主体,中国石油公司一方面要通过全面提质增效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投资力度,进而全力保障国家油气供给安全。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